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英文: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TNUA)簡稱臺北藝大、北藝大、北藝、藝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北投區關渡地區,以藝術、表演、人文研究、創作等科系為主的公立大學;前身為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簡稱國藝;英文:N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Arts,NIA),於2005年~2013年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補助「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的國立大學。
創校宗旨
以傳統文化為基礎,本人文精神,培育藝術創作、展演及學術研究人才,並以求創造藝術發展的新契機。
沿革
- 1979年,行政院頒布「加強文化及育樂活動方案」,決心籌設一所培育藝術創作、展演及學術研究人才之高等學府。
- 1980年10月22日,「國立藝術學院籌備處」成立。
- 1982年,國立藝術學院成立,設音樂學系、美術學系、戲劇學系。校址在臺北市國際青年,活動中心。
- 1983年,增設舞蹈學系。
- 1985年,全校暫遷臺灣省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原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及國立道南中學校址。
- 1990年,增設音樂學系碩士班、戲劇學系碩士班。
- 1991年,正式遷校至臺北市北投區關渡。增設美術學系碩士班 。音樂學系增為雙班。
- 1992年,增設舞蹈研究所,並分設表演組、創作組。成立電子計算機中心、科技藝術研究中心。
- 1993年,增設傳統藝術研究所及成立表演藝術中心。
- 1994年,表演藝術中心更名為展演藝術中心。增設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班。
- 1995年,增設傳統音樂學系、劇場設計學系。
- 1997年,傳統藝術研究所設置傳統音樂戲曲組(甲組)、傳統工藝美術組(乙組)、文化資源組(丙組)
- 1998年,舞蹈學系增設七年一貫制。
- 1999年,美術研究所併入美術學系為美術創作碩士班。
- 2000年,增設管絃與擊樂研究所碩士班、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班、美術史研究所、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及教育學程中心。辦理「亞太藝術論壇」的大型國際藝術活動。同年,配合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的設置,傳統藝術研究所停招文化資源組,改設文化資產組。
- 2001年,改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並成立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及文化資源等五個學院。增設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班、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及音樂學系博士班。
- 2002年,增設造形研究所。傳統藝術研究所文化資產組獨立為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傳統藝術研究所增設博物館展示組。成立通識教育委員會。關渡美術館及推廣教育中心成立。
- 2003年,增設劇本創作研究所、戲劇學系博士班、劇場設計學系碩士班、電影創作研究所碩士班。原舞蹈研究所拆分為舞蹈創作研究所及舞蹈表演研究所。
- 2004年,增設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教育學程中心更名為師資培育中心。
- 2005年,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共同合作提出「博物館研究所」申請案,並於8月正式成立。增設舞蹈理論研究所。同年,,配合博物館研究所的成立,傳統藝術研究所博物館展示組停止招生。
- 2006年,科技藝術研究中心改名為藝術與科技中心。校務研究發展中心調整為「研究發展處」,並設置「國際交流中心」。增設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完成全校公共空間無線網路架設。
- 2007年,開設「關渡講座」課程。承辦馬水龍教授獲得行政院文化獎章頒獎典禮暨馬水龍作品音樂會,並同步於該校傳統藝術創意資源中心舉辦「馬水龍影音作品展」。增設傳統音樂學系碩士班。舉辦「多元與鏈結-世界藝術院校高峰論壇」為全臺灣首次最大規模的國際藝術學校高階主管會議。
- 2008年,推廣教育中心與傳統藝術創意資源中心整合為藝術資源暨推廣教育中心。藝文生態館正式啟用。於關渡美術館舉辦首屆《關渡雙年展》。
- 2009年,造形研究所改名藝術跨域研究所。舞蹈創作研究所、舞蹈表演研究所整併為舞蹈表演創作研究所。設立電影與新媒體學院。舉辦首屆《關渡電影節》。
- 2010年,增設美術學系博士班、戲劇系碩士在職專班、電影創作學系、新媒體藝術學系。電影創作研究所併入電影創作學系為碩士班、科技藝術研究所併入新媒體藝術學系為碩士班。
- 2011年,增設動畫學系、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劇場藝術研究所與劇本創作研究所整併為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傳統藝術研究所與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整併成為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舞蹈理論研究所、舞蹈表演創作研究所整併為舞蹈研究所;美術史研究所併入美術學系。舉辦首屆《關渡動畫節》。
- 2012年,創校三十年。以「北藝大30」為題,舉行為期一年之藝術展演活動。
- 2013年,增設舞蹈研究所博士班。
- 2014年,增設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
- 2019年,增設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歷任校長
姓名 | 任期 |
---|---|
鮑幼玉 | 1982年7月~1991年7月 |
馬水龍 | 1991年8月~1994年8月 |
劉思量 | 1994年9月~1997年8月 |
邱坤良 | 1997年10月~2006年1月 |
朱宗慶 | 2006年8月~2013年7月 |
楊其文 | 2013年8月~2017年7月 |
陳愷璜 | 2017年8月~ |
教學單位
音樂學院 | 音樂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管弦與擊樂研究所碩士班
|
---|---|---|
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班 | 傳統音樂學系(含碩士班)
|
美術學院 | 美術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藝術跨域研究所碩士班
|
---|
戲劇學院 | 戲劇學系(含碩士班、博士班)
|
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班
|
---|---|---|
劇場設計學系(含碩士班)
|
舞蹈學院 | 舞蹈學系 | 舞蹈研究所(含碩士班、博士班)
|
---|
電影與新媒體學院 | 電影創作學系(含碩士班)
|
新媒體藝術學系(含碩士班)
|
---|---|---|
動畫學系
|
文化資源學院 |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 博物館研究所碩士班 |
---|---|---|
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班
| |
文創產業國際藝術碩士學位學程 | 文化資產與藝術創新博士班 |
通識暨共同教育委員會 | 通識教育中心 | 師資培育中心 |
---|---|---|
體育室 | 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 |
研究單位
研究單位 | 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 展演藝術中心 |
---|---|---|
藝術與科技中心 | 國際交流中心 | |
藝術資源暨推廣教育中心 | 電子計算機中心 |
展覽與演出場地
音樂廳
- 隸屬於展演藝術中心,2005年3月13日啟用,地上4層、地下1層,總樓板面積達1,300多坪。以空間格局與觀眾席數來看,屬中小型表演場所。
戲劇廳
- 隸屬於展演藝術中心,1993年啟用,為國內唯一具備多種觀演形式的專業劇場,可依演出形式改變舞台與觀眾席的關係,從鏡框式、開放式到中心式的舞台轉換與變化。
舞蹈廳
- 隸屬於展演藝術中心,1993年啟用,是針對舞蹈演出目的而設計的鏡框式實驗劇場。其建造係專門為舞蹈演出而設計,而舞台兩側預置可移動的側燈梯是全國首創的規劃。
關渡美術館
- 臺灣首間校園美術館,為獨立運作的一級單位。2005年3月正式開幕。全館六層空間,包含九個展覽廳及二個戶外廣場。
藝文生態館電影院
- 臺灣首間校園電影院,位於藝文生態館,包含200人座大廳與80人座小廳。
表演藝術博物館
- 文化資源學院博物館研究所表演藝術博物館籌備處籌備中。
T305實驗劇場(戲劇系館)
南北畫廊(美術系館)
地下美術館(圖書館)
商業空間/人文餐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位於關渡平原外緣,臺北縣市的交界地帶,是臺北市規劃二十條登山步道的其中一條,又鄰近關渡自然公園,為臺北地區民眾假日出外踏青休閒的去處。校園內多設有餐廳與咖啡座,可遠眺關渡平原、北投焚化爐,天氣晴朗、空氣良好的時候可以看見新光三越大樓與台北101大樓。
校園內商業空間/餐廳及咖啡座:
- 藝大書店
- 北藝風概念店
- 藝大咖啡
- 達文士餐廳
- 寶萊納餐廳
- 藝大食堂
- 爐鍋咖啡
- 阿福草|輕食‧飲
- 吐納霜淇淋
大型活動
持續辦理之活動
- 於每年十月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園舉辦之大型藝術活動,展演類型包含戲劇、舞蹈、音樂、電影(關渡電影節)、美術(關渡雙年展)、大型儀式演出、樂團表演、創意藝陣表演、創意市集、OPEN DAY(教學卓越計畫歷年成果展)等。2010關渡藝術節的年度主題為PLUS:Play with us, Play with Arts,希望 1+1+1 的無限加總可能,讓藝術更親近人群、貼近生活。2011關渡藝術節的年度主題為SKY-天馬行空,中介、跨界、跨文化、跨領域,跳躍式的遊歷在各領域的創作演出及創意活動,不只跨界、跨文化、跨領域,更要將所有可能與幻想一併在關渡藝術節展現。2012關渡藝術節以A‧C‧T做為論述,即ACTION、CREATION、TRANSFORMATION,也就是藝術的力量來自於行動、創意、轉變,凸顯北藝大三十週年三十而「力」的精神。
- 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2006迄今)
- 關渡雙年展(北藝大關渡美術館,2008迄今)
- 關渡電影節(2009迄今)
- 關渡動畫節(2011迄今)
- 兩岸三地電影學校電影節(北藝大藝文生態館電影院,2008年、2012年)
即將辦理之活動
- 2017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2017)
已辦理完畢之活動
- 2005亞太藝術論壇(北藝大校區、宜蘭傳統藝術中心,2005年)
- 2005關渡花卉藝術節(北藝大校區,2005年)
- 2009年世界運動會(高雄市,2009年)
- 安益國際展覽公司負責人涂建國報告的提案中,是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為合作團隊,由校長朱宗慶擔任總導演,製作人為平珩與陳鎮川;並針對創意、音樂、劇本、舞蹈,舞台、燈光、音響、服裝設計、行銷、煙火設計等專業技術,提出規劃構想。
- 2010廣藝科技表演藝術節-超未來(2010)
- 廣藝基金會邀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在走入「雲端」科技的開端時刻,聯結科技產業發展與科技藝術創作的最優秀人才,打造前所未有、超越型式與疆界的「超未來」科技表演藝術節
- 超旅程──2012未來媒體藝術節(2012)
- 2012世界舞蹈論壇暨國際舞蹈節(2012)
- 第三屆亞太戲劇院校戲劇節(2012)
- 2014亞洲藝術校院聯盟臺北高峰會[1](2014 ALIA Symposium in Taipei)
所屬國際聯盟
- 亞洲藝術院校聯盟(Asian League of Institutes of the Arts, ALIA)
- 國際舞台美術家劇場建築師暨劇場技術師組織
- 世界舞蹈聯盟亞太分會
- 亞洲長笛聯盟
學術交流
亞洲
模板:ROK(韓國、南韓)
歐洲
美洲
- 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
- 紐約州立大學帕契斯藝術學院
- 密西根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舞蹈學院
- 俄亥俄州立大學舞蹈系
- 果喬學院
- 查普曼大學電影與媒體藝術學院
大洋洲
知名校友
- 藝文界
- 閻鴻亞-劇作家
- 駱以軍-作家。
- 李 鼎-作家、導演。
- 方懿德-編劇。
- 陳世杰-編劇。
- 葉丹青-編劇。
- 毛訓容-編劇。
- 王友輝-編劇、導演。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文建會優良舞台劇本創作首獎。
- 羅北安-導演、演員。綠光劇團團長。
- 李永豐-導演、製作人、舞台劇演員。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 李建常-導演、舞台劇演員。外表坊時驗團團長。
- 郎祖筠-演員、導演。春禾劇團團長。擔任許多藝人的表演老師。
- 梁志民-舞台劇導演。果陀劇場創辦人。
- 劉亮佐-編劇、導演、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編劇。
- 宋少卿-演員。曾獲中國文藝獎章。
- 馮翊綱-演員。曾獲十大傑出青年薪傳獎、中國文藝獎章。
- 陳明才-演員。2003年8月29日自殺辭世。
- 楊順清-導演。曾獲金馬獎最佳編劇。
- 謝念祖-編導。全民大悶鍋、全民最大黨編導,全民大劇團創辦人。
- 王道南-導演。
- 葉子彥-導演。
- 羅景壬-廣告導演。
- 蕭雅全-導演。
- 姜秀瓊-導演。
- 黃士偉-演員。
- 程安迪-電影演員、導演,為方法表演派知名演員,又名「方法派裘德洛」。
- 鄧偉毅-電影演員、導演,人稱「台灣布紐爾」。
- 演藝界
- 蘇 達-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男配角。
- 王 月-演員。屏風表演班監製。
- 王柏森-導演、演員、歌唱家。被譽為音樂劇王子。曾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 王明台-導演、演員。執導過多部偶像劇。
- 王 琄-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 王耿豪-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男主角。
- 陳慕義-編劇、演員。
- 戴立忍-導演、編劇、演員。曾獲文建會優良劇本獎、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金鐘獎最佳男主角。
- 張鳳書-演員。
- 吳倩蓮-演員。
- 張玉嬿-演員。
- 張 倩(原名張莉莉)-演員。舞蹈系畢業。
- 徐華鳳-演員。舞蹈系畢業。
- 何豪傑-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男配角。
- 陳 霆-演員。舞蹈系畢業。
- 謝瓊煖-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
- 那維勳-演員。音樂系畢業,主修小提琴。
- 尹昭德-演員。
- 黃士偉-演員。
- 鄧程惠-演員。
- 蕭 艾-演員。
- 陳湘琪-演員。曾獲金馬獎、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
- 呂曼茵-演員。
- 徐華謙-演員。
- 韋以丞-舞台劇演員。
- 林嘉俐-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
- 范瑞君-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
- 顏嘉樂-演員
- 陳以文-導演、演員。
- 鍾欣凌-演員。曾獲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 唐從聖-演員。以模仿出名,《全民最大黨》固定班底。
- 楊 琪-演員。
- 柯奐如-演員。
- 金 勤-演員。曾演出《孽子》小玉一角。
- 莫子儀-演員。曾演出《寒夜續曲》劉明基一角。參與過林奕華所執導的舞台劇《水滸傳》。
- 黃健瑋-演員。曾入圍兩次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及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 謝盈萱-演員。曾以首部擔綱女主角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獲得2018年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及第55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曾入圍四次金鐘獎。
- 朱芷瑩--演員。第50屆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 高英軒-演員。2007年被李安相中,演出《色,戒》黃磊一角。
- 邱逸峰-演員。
- 張世賢-演員。代表作品《天若有情》。
- 施名帥-演員。代表作品《椰仔》《自由人》《一把青》。
- 李運慶-演員。美術系畢業。
- 林郁智(納豆)-演員、主持人。
- 丫 子-演員。以模仿陳幸妤走紅。
- 吳伊婷-演員。
- 徐愛心-演員。
- 簡嫚書-戲劇系。《那年,雨不停國》女主角。
- 連俞涵-演員。2016年以《一把青》入圍第51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獲得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
- 黃迪揚-戲劇系。《飯糰之家》配角(一傑)。《全民最大黨》班底 (阿迪)。
- 陳妍安-演員。曾演出大愛電視的多部戲劇。目前演出民視《嫁妝》。
- 趙逸嵐-演員。電影《漂浪青春》第二女主角
- 姚淳耀-演員。電影《一頁台北》男主角。
- 黃裕昇-綜藝節目製作人。
- 王尹平-伊林名模、藝人。
- 林維哲-舞蹈系畢業。男子唱跳團體SIGMA團員。
- 唐立淇-星座專家,著書二十餘冊。
- 呂毓凌-藝人,藝名「寶咖咖」,後改為「夏語心」。
- 郭婕祈-藝人,藝名「MeiMei」。
- 康茵茵-藝人,藝名「茵茵」。
- 莊凱勛-演員,第50屆金鐘獎最佳男主角。
- 賀世芳-配音員、演員,外號「小咩」。
- 賈孝國-演員、編劇、導演。第4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男配角【阿戇妹】
- 楊又穎-已故藝人、模特兒。劇場設計學系服裝設計組畢業。本名彭馨逸,因不堪網路污衊式霸凌,於2015年4月21日在臺灣住家以吸入大量氦氣的方式自殺身亡。
- 舞蹈界
- 音樂界
臺灣爽樂團團長兼鍵盤手 小樂(唱片公司→環球唱片)
- V.K克-音樂系。新世紀音樂創作者。配樂家。
- 郭 子-音樂人、歌手、戲劇出品人、導演。為張學友於90年代創作單曲《祝福》而聲名大噪。
- 任真慧-現代作曲家
- 管 罄-歌手。
- 龔鈺祺-知名樂團蘇打綠中擔任鍵盤手及提琴手
- 嚴子貿-媒體策略、品牌行銷、音樂與IT跨業策展與參展規劃專業經理人、IT專利發明者,曾擔任馬友友以及國內港台其他知名古典、跨界流行音樂之專輯製作人,是少數榮獲三金入圍及得獎(金鐘獎、金曲獎、金馬獎)殊榮之文創工作者與專業經理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總策劃以及中華民國文化部流行音樂辦公室召集人,歷年策劃國際參展包含五月天、蔡依林、A-Lin ...等超過40餘位知名藝人參加美國紐約CMJ[2]、法國坎城Midem[3]以及其他知名國際音樂展,帶領旗下團隊為臺北101規劃製作2015年起煙火音樂,自2015年起擔任金曲獎媒體宣傳總監,透過全年國際策展積極進行台灣優勢資源與品牌國內、外雙向合作的目標。
- 藝術界
- 李基宏-藝術家。
- 王雅慧-藝術家。
- 陳永賢-藝術家。
- 廖祈羽-藝術家。
- 羅智信-藝術家。
- 侯怡亭-藝術家。
- 楊婉婷-藝術家。
- 王德瑜-藝術家。
- 邱昭財-藝術家。
- 何孟娟-藝術家。
- 黃華真-藝術家。
- 廖震平-藝術家。
- 吳達坤-藝術家。
- 王志文-藝術家。
- 陳建榮-藝術家。
- 林仁信-藝術家。
- 趙宇修-藝術家。
- 蔡士弘-藝術家。
- 陳敬寶-藝術家。
- 潘娉玉-藝術家。
- 陳曉朋-藝術家。
- 王聖閎-藝評家。
- 吳其育-藝術家。
- 張立人-藝術家。
- 丁建中-藝術家。
- 鄭詩雋-藝術家。
- 袁廣鳴-藝術家。
- 朱哲良-藝術家。
- 高俊宏-藝術家。
- 簡子傑-藝評家。
- 潘信華-藝術家。
- 張力山-藝術家。
- 蘇匯宇-藝術家。
- 陳敬元-藝術家。
- 林煌迪-藝術家。
- 侯俊明-藝術家。
- 姚瑞中-藝術家。
- 陳文祺-藝術家、設計師、大學教師。
- 崔廣宇-攝影師、設計師。
- 張乃文-藝術家。
- 劉培能-舞臺設計。
- 王世信-舞臺設計。
- 林恆正-劇場服裝設計。
- 戴源亨-科技藝術所,插畫家。日本有「來自台灣的光的魔術師」(「台湾からの光の魔術師」) 的稱譽。
- 劉邦耀-科技藝術所。【六千張便利貼創意構圖電腦動畫「DEADLINE post-it stop motion[4]」】上傳Youtube,驚艷全球,破一六O萬網友點閱。
參見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模板:臺北市大專院校 模板:臺灣師資培育大學院校 模板:北一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模板:八芝連圖書館館際合作組織 模板:臺灣大學院校 模板:臺灣公立大專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