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楊牧 的原始碼
←
楊牧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cent Death|time=2020-03-13T09:41:49+00:00}} {{Infobox writer | name = 楊牧 | image = Yang Mu portrait.jpg | imagesize = 200px | caption = | pseudonym = '''楊牧'''、'''葉珊 ''' | birthname = '''王靖獻''' | birthdate = {{birth date|1940|9|6}} | birthplace = {{TWN-JPN}}[[花蓮港廳]] | deathdate = {{death date and age|2020|3|13|1940|9|6}}<ref name=UDN>{{cite news|url=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412271|title=震驚文壇!詩人楊牧辭世 享壽80歲|author=陳宛茜|agency=聯合報|date=2020-03-13}}</ref> | deathplace = {{ROC}}[[臺北市]][[國泰醫院]] | occupation = [[作家]] | nationality = {{JPN-EMP}}(1940年–1945年)<br>{{ROC}}(1945年–2020年) | period = | genre = [[新詩]]、[[散文]]、[[戲劇]]、[[翻譯]]、[[評論]]、[[編纂]] | subject = | movement = | notableworks = 《楊牧詩集》(I/II/III)、《一首詩的完成》、《搜索者》、《奇萊前書》、《奇萊後書》 | spouse =第一任:{{marriage|???|1975年|1976年10月}} <br>第二任:{{marriage|夏盈盈|1979年1月2日|2020年3月13日}} | partner = | children = 王常名<br>{{birth year and age|1980|3}} | relatives = | influences = | influenced = | awards = [[國家文藝獎]]、[[紐曼華語文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link-sv|蟬獎|Cikada-priset}}等 | signature = | website = http://www.yangmu.com/ }} '''楊牧'''({{bd|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縣|花蓮]]人,中華民國著名詩人、散文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花蓮中學]]、[[東海大學 (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親炙[[徐復觀]]、[[陳世驤]]。曾任[[麻州大學]]助理教授、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客座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並參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現已從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退休,任[[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 楊牧自中學便矢志新詩創作,並共同主編詩刊。早年筆名[[葉珊]],[[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溢於筆端;1966年赴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見證六零年代學生運動,三十二歲而改筆名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詩文曾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意大利文、瑞典文、荷蘭文、捷克文等。<ref>[http://www.yangmu.com/translations.html Yang Mu's Works Translated Into Other Languages]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7135648/http://yangmu.com/translations.html |date=2013-11-27 }}</ref>曾獲[[時報文學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ref>[http://www.wusanlien.org.tw/02awards/02winners13_b00.htm 第13屆吳三連獎:不斷求變的搜索者] {{Wayback|url=http://www.wusanlien.org.tw/02awards/02winners13_b00.htm |date=20111109030637 }}</ref>[[國家文藝獎]]、<ref>[http://www.ncafroc.org.tw/Content/award-history.asp?Prize_year=2000&Prize_no=%A5%7C 第四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 2000年 )]{{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ref>[http://www.ou.edu/uschina/newman/winners.html YANG MU WINS 2013 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ref>{{link-sv|蟬獎|Cikada-priset}}<ref>{{cite news|url=http://udn.com/news/story/7051/1729471|title=楊牧榮獲2016年國際瑞典蟬獎|author=丹墀|publisher=《聯合報》|date=2016-05-31|language=zh-tw}}</ref>等。 另外,楊牧也曾共同主編[[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 (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影響一代臺灣知識界;1976年,與中學同學[[葉步榮]]、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共同創辦[[洪範書店]],為臺灣純文學出版重鎮。 ==經歷== 1946年,六歲的楊牧就讀花蓮市明義國民學校,為[[臺灣戰後時期|戰後]]第一屆國民學生,開始學習[[中華民國國語|國語]],在此之前僅識[[台語]]、日語及少許[[阿美語]]。1951年開始接觸《血滴子》、《[[臥虎藏龍]]》等通俗小說。1952年小學畢業,就讀[[花蓮中學]]初級部,同屆同學有[[王禎和]],並私下閱讀《[[水滸傳]]》、《[[西遊記]]》。1955年初中畢業,就讀花蓮中學高級部,開始涉獵翻譯小說,同時參與刊物編輯。此時以「葉珊」為筆名,在《[[現代詩社|現代詩]]》、《[[藍星詩社|藍星詩刊]]》、《[[創世紀詩社|創世紀]]》、《野風》等詩刊投稿。 1959年四月《創世紀》改版,首次列名為編輯委員。同年九月進入[[東海大學 (台灣)|東海大學]]就讀歷史系,後來因興趣不合,轉讀外文系。此時的楊牧,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如[[威廉·華茲華斯|華滋華斯]]、[[拜倫]]、[[雪萊]]、[[濟慈]]等等。1964年自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隨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參加{{link-en|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及其妻[[聶華苓]]創辦的「[[國際寫作計畫]]」詩創作班,並獲得藝術碩士學位。楊牧在愛荷華的前後期同學有[[余光中]]、[[葉維廉]]、[[白先勇]]、[[王文興]]等日後引領台灣文壇的作家。愛荷華求學期間,楊牧對[[愛爾蘭]]詩人[[葉慈]]有著比浪漫詩人更多的關注。葉慈中年之後浪漫精神的提升、對神人關係的探討及現實社會的批判,影響了楊牧日後文風的改變。 接著楊牧進入[[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系,獲博士學位。此時[[越戰]]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而柏克萊大學是60年代[[反戰]]運動的領導者,積極抗議美國政府介入越戰。這使得楊牧感受到美國身為高度文明國家,卻同時也投入血腥戰爭的矛盾。1972年後更改筆名為「楊牧」。在改變筆名之後,其作品風格亦為之一變;在原有浪漫抒情之外,多了一份冷靜與含蓄,並且開始有了關心現實問題的作品。由憂鬱沉靜舒一己之懷,轉而介入及批判社會。楊牧曾說:「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變是一種痛苦的經驗,但痛苦也是生命的真實。」<ref>詳見楊牧:《年輪》(台北:洪範,1982),頁177</ref>這是楊牧開始關注社會人世的關鍵。1984年之《交流道》即隨筆式地紀錄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及批判。 [[夏志清]]曾評論:“杨牧《衣饰与追求》一文,把《[[离骚]]》和[[埃德蒙·斯宾塞|史本塞]]《[[仙后]]》相比,是比较中西文学论文中最有见地的一篇,但问题是《离骚》一共几行,《仙后》又有多长?”<ref>[[夏志清]],《文學的前途》</ref> 2020年3月13日,楊牧因病於[[臺北市]][[國泰醫院]]過世,享壽79歲<ref name=UDN/>。 ==榮譽== *詩宗獎(1971) *時報文學獎(1979、1987) *[[吳三連文藝獎]](1990) *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講座(1996-2001) *[[國家文藝獎]](2000)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2007) *[[紐曼華語文學獎]](2013) *二等[[景星勳章]](2015年)<ref name="cna-201511120100-1">{{cite news| url=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511120100-1.aspx |title= 馬總統贈勳齊邦媛等文化界人士 |author1= 謝佳珍 |date= 2015-11-12 |accessdate= 2015-12-22 | publisher= [[中央通訊社]] |language=zh}}{{zh-tw}}</ref><ref name="president-2015-36107">{{cite web | url=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rmid=514&itemid=36107 | title= 中華民國104年11月12日總統令 | author1= | date= 2015-11-12 | accessdate= 2015-12-22 | publisher= [[中華民國總統府]] | language= zh |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14125035/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rmid=514&itemid=36107 | archive-date= 2017-12-14 | dead-url= yes }}{{zh-tw}}</ref>。 *{{link-sv|蟬獎|Cikada-priset}}(2016) *[[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2018) ==作品== ===詩=== *《水之湄》(台北:[[藍星詩社]],1960) *《花季》(台北:藍星詩社,1963) *《燈船》(台北:[[文星書店]],1966) *《非渡集》(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再版,台北:晨鐘出版社,1972)<ref>選錄《水之湄》、《花季》、《燈船》三本詩集而成</ref><ref>[http://www.mollie.com.tw/web/Diary_Sale_Show.asp?Sel=DC&DCID=DC20080808110657&DIID=DI20120103171930&Keyword=&BKPage=Diary_Sale_List.asp&Page=4&Time=2012-01-09%2003:45:30 茉莉二手書店《非渡集》]{{Dead link|date=2018年6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no }}蠹魚頭([[傅月庵]])評註</ref> *《傳說》(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 :('''以上為葉珊時期所著之詩集''') *《瓶中稿》(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 *《北斗行》(台北:[[洪範書店]],1978) *《楊牧詩集Ⅰ》(台北:洪範書店,1978)<ref>為《水之湄》、《花季》、《燈船》、《傳說》、《瓶中稿》五卷之合集</ref> *《禁忌的遊戲》(台北:洪範書店,1980) *《海岸七疊》(台北:洪範書店,1980) *《有人》(台北:洪範書店,1986) *《完整的寓言》(台北:洪範書店,1991) *《楊牧詩集Ⅱ》(台北:洪範書店,1995)<ref>為《北斗行》、《禁忌的遊戲》、《海岸七疊》、《有人》四卷之合集</ref> *《時光命題》(台北:洪範書店,1997) *《涉事》(台北:洪範書店,2001) *《介殼蟲》(台北:洪範書店,2006) *《楊牧詩集Ⅲ》(台北:洪範書店,2010)<ref>為《完整的寓言》、《時光命題》、《涉事》、《介殼蟲》四卷之合集</ref> *《長短歌行》(台北:洪範書店,2013) *《楊牧詩選:1956-2013》(台北:洪範書店,2014) ===劇本=== *《吳鳳》(台北:洪範書店,1979) ===散文=== *《葉珊散文集》(台北:文星書店,1966;再版,台北:洪範書店,1977) *《楊牧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75) *《年輪》(台北:四季出版社,1976;再版,台北:洪範書店,1982) *《柏克萊精神》(台北:洪範書店,1977) *《搜索者》(台北:洪範書店,1982) *《交流道》(台北:洪範書店,1985) *《飛過火山》(台北:洪範書店,1987) *《山風海雨》(台北:洪範書店,1987) *《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店,1989) *《方向歸零》(台北:洪範書店,1991) *《疑神》(台北:洪範書店,1993) *《星圖》(台北:洪範書店,1995) *《亭午之鷹》(台北:洪範書店,1996) *《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台北:洪範書店,1996)<ref>收錄《亭午之鷹》的〈下一次假如你去舊金山〉及後來出版之《昔我往矣》的〈來自雙溪〉二篇</ref> *《昔我往矣》(台北:洪範書店,1997) *《奇萊前書》(台北:洪範書店,2003)<ref>為《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三部自傳散文之合集</ref> *《人文踪跡》(台北:洪範書店,2005) *《掠影急流》(台北:洪範書店,2005) *《奇萊後書》(台北:洪範書店,2009) ===論述=== *“The Bell and the Drum──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中譯名:《鐘鼓集──毛詩成語創作考》,[[加州]][[奧克蘭 (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加州大學出版社]],1973) *《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再版,台北:洪範書店,1979) *《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1979) *《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店,1984) *《陸機文賦校釋》(台北:洪範書店,1985) *“From Ritual to Allegory”(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8) *《隱喻與實現》(台北:洪範書店,2001) *《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書店,2002) *《譯事》(香港:[[天地圖書]],2007) ===譯著=== *《西班牙浪人吟》(台北:現代文學出版社,1966;再版,台北:洪範書店,1997) *《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與[[張愛玲]]、[[林以亮]]、[[於梨華]]合譯)(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67) *《新生》(台北:洪範書店,1997) *《葉慈詩選》(台北:洪範書店,1997) *《暴風雨》(台北:洪範書店,1999) *《英詩漢譯集》(台北:洪範書店,2007) *《[[高文爵士與綠騎士|甲溫與綠騎俠傳奇]]》(“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台北:洪範書店,2016) ===外譯=== 英語 *No Trace of the Gardener: Poems of Yang Mu. Trans. by L. R. Smith and M. Yeh,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Memories of Mount Qilai: The Education of a Young Poet. Trans. by John Balco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5.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Letters to Young Poets. Trans. by Lisa Wong, Brill, 2017 *Hawk of the Mind: Collected Poems of Yang Mu. Trans. by Michelle Yeh.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 德語 *Patt beim Go. Trans. by Susanne Hornfeck and Wang Jue, A1 Verlag, 2002 *Die Spinne, das Silberfischchen und ich. Trans. by Susanne Hornfeck and Wang Jue, A1 Verlag, 2013 法語 *Quelqu'un m'interroge à propos de la vérité et de la justice. Trans. by Angel Pino and Isabelle Rabut, Librairies You-Feng,2004 日語 *カッコ ウアザミの歌―楊牧詩集. Trans. by Ueda Tetsuji, Shichosha, 2006 *奇萊前書. Trans. by Ueda Tetsuji, Shichosha, 2007 瑞典語 *Den Gröne Riddaren: Dikter Av Yang Mu. Trans. by Göran Malmqvist, Bokförlaget Tranan, 2011 義大利語 *Sono Venuto Dal Mare: Potsie 1958-2012. Trans. by Rosa Lombardi, Castelvecchi, 2017 捷克語 *Vzpominky na horu Cchi-laj. Trans. by Pavlina Kramska, 2018 ==相關研究== *[[郝譽翔]]:〈浪漫主義的交響詩──論楊牧《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原載《臺大中文學報》13期(2000年12月),頁163-186。後收錄於《大虛構時代:當代台灣文學光譜》(台北:聯合文學,2008) *[[張惠菁]]:《楊牧》(台北:聯合文學,2002) *[[鍾怡雯]]:〈無盡的搜尋──論楊牧《搜索者》〉,《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頁88-99。 *郝譽翔:〈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訪問楊牧〉,《大虛構時代: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郝譽翔:〈唯詩真理是真理規範時間──訪問楊牧〉,《大虛構時代: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郝譽翔:[http://blog.udn.com/haoyh102169/2544552 〈因為「破缺」,所以完美──訪問楊牧〉],原載《[[聯合文學]]》291期(2009年1月),頁18-23。 *[[陳芳明]]主編:《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 *[[須文蔚]]編選:《楊牧》(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 *劉益州:《意識的表述:楊牧詩作中的生命時間意涵》 (台北:新銳文創,2013) *黃麗明著,曾珍珍校譯:《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台北:洪範書店,2015) 楊牧先生今(13)日辭世,享壽80歲。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楊牧老師投入全副生命思索與鍛鍊詩藝,終其一生都在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為台灣留下了愛與哲學、浪漫與正義的永恆詩篇,必將世代傳誦。鄭部長對於楊牧先生辭世表達深摯的哀悼與敬意。文化部並將呈請總統褒揚。 楊牧(1940-2020),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藝術碩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麻薩諸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及華盛頓大學長達三十年。返台後曾協助東華大學成立人文社會科學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並曾受聘為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亦曾任台灣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客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楊牧先生獲獎無數,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瑞典蟬獎、二等景星勳章等多項獎項。詩作與散文隨筆亦曾被譯為英、韓、德、法、日、瑞典、荷蘭等多種語文。 楊牧先生的創作以詩、散文為主,另及於論述、翻譯。15歲起活躍於《現代詩》、《藍星》、《創世紀》、《今日新詩》等詩刊,16歲即主編《東台日報》「海鷗詩刊」,著作等身。1960年以葉珊為筆名創作的詩集《水之湄》出版,即已奠定其詩壇地位。1972年改用筆名楊牧,更有意識地介入社會關懷與歷史探問。代表作品如自傳型散文《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書寫其故鄉花蓮的歷史與記憶,另有《一首詩的完成》,展現其對詩的理念思考及詩人的文學心靈。 楊牧先生身兼詩人、散文家、翻譯家與學者等多種身分,長年來筆耕不輟,創作風格與時俱進,持續自我突破,批判精神昂揚,公認為台灣文學大家,東華大學特於前年成立「楊牧文學研究中心」。此外,楊牧先生另曾共同主編志文出版社新潮叢書,引進文史哲思想之傳播,並共同創辦洪範書店,為台灣文學出版之重鎮,對台灣文學界影響深遠。 原文網址: 文化部長鄭麗君哀悼楊牧:為台灣留下愛與哲學、浪漫與正義的永恆詩篇 | ETtoday生活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313/1667225.htm#ixzz6GaJvHouX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B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Dead 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Infobox write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Link-en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Link-sv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cent Death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Waybac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Webarchiv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Zh-tw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楊牧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