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最高行政法院 的原始碼
←
最高行政法院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_High_Court |court_name = 最高行政法院<br /><small>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small> |image = 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 of the ROC.JPG |imagesize = 250px |caption = 最高行政法院大廈 |established = 1933年6月23日 |jurisdiction = {{ROC-TWN}} |location = 10048[[臺北市|台北市]][[中正區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26巷1號<br />{{coord|25|02|14|N|121|30|43|E|display=inline,title}}<br />電話号码: {{tel|886|2|2311 3691}} |authority = [[s:行政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 |positions = 61 |website = http://tpa.judicial.gov.tw/ |chiefjudgetitle = 最高行政法院院長 |chiefjudgename = 藍獻林 |termstart = 2016年11月4日 }} '''最高行政法院'''是[[中華民國]][[司法]]案件的[[終審機關]]之一,也是[[中華民國]]的一級[[法院]],[[臺灣|台灣]]法界人士通常簡稱為'''最高行'''。本院隸屬於[[司法院]],是台灣的[[行政法院]]之一。因現今中華民國對民事/刑事事件與行政事件採二元訴訟制度,分屬不同體系([[普通法院]]審理民事/刑事事件,行政法院審理行政事件),故與[[中華民國最高法院]]於審級上不相隸屬,分別為各該事件的[[終審法院]]。 == 沿革 == 最高行政法院前身亦可追溯至1914年[[北洋政府]]所設置掌理[[行政訴訟]]的[[平政院]],然當時平政院係一直隸於[[中华民国大总统|大總統]]之行政機關,不僅受理行政訴訟之審判,且設有[[肅政史]],得糾彈官吏違法事件。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市 (中華民國)|南京市]],公布《[[訓政時期約法]]》,該法即於司法院下設立行政法院,與最高法院並列。1930年代初,《[[行政訴訟法 (中華民國)|行政訴訟法]]》及相關組織法公布施行;1933年正式成立行政法院,當時的行政訴訟制度採一級一審制,故只有設立行政法院一所,集初審、終審、事實審、法律審於一身。 然而行政法院在大陸時期平均1年受理案件僅40餘件;遷臺後的1950年,因當時所轄人口不足千萬,及政經環境受限於兵馬倥傯的關係,全年更僅23件;惟其後工商發達,國民對於權利保護的思想已開。至1996年,行政法院收案已逾6000件,期間改制呼聲漸增。1998年、1999年《[[s:行政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s:行政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依次修正通過後,2000年7月1日正式實行新制,行政訴訟制度始改為二級二審制;原行政法院做為終審法院,即更名為最高行政法院。 == 管轄及組織 == *管轄 **中華民國 *主要組織 **下級審法院三所,另一所籌設中: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臺南高等行政法院]](籌設中)<ref>[http://www.judicial.gov.tw/ByLaw/law_ch_know3.jsp?preltext=y&page_str=1 各級法院介紹]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415161802/http://www.judicial.gov.tw/ByLaw/law_ch_know3.jsp?preltext=y&page_str=1 |date=2009-04-15 }},司法院法治教育網</ref> **本院目前共分5庭,除[[庭長]]外,另有19名[[法官]]。 == 特色 == * 本院位於[[台北市]]的[[博愛特區]]內,與[[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地院]]、[[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臺北地檢署]]及[[法務部]]等司法、法務機關比鄰。 * {{or|由於大部分民眾並不清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有何不同之處,甚至不知道有最高行政法院的存在,因此不少民眾在論及最高行政法院時,仍然習慣以最高法院稱之。|time=2016-09-06|date=2016年9月6日}} == 历任院长 == ; 行政法院院長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0%; width: 70%; text-align: center;" !width=10%|姓名 !width=20%|就任時間 !width=20%|卸任時間 |- |[[茅祖權]]||1933年6月||1943年2月 |- |[[張知本]]||1943年2月||1947年 |- |[[茅祖權]]||1947年|| |- |[[王齡希]](王黻炜)||1949年6月||1952年 |- |[[馬壽華]]||1952年||1965年 |- | |||| |- |[[王甲乙]]||1980年8月14日||1987年 |- |[[王瑞林 (法官)|王瑞林]]||1987年5月7日|| |- |[[呂有文]]|||| |- |[[林明德]]||1995年4月7日||1997年12月11日 |- |[[鍾曜唐]]||1997年||2000年 |} ; 最高行政法院院长 {|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0%; width: 70%; text-align: center;" !width=5%|任別 !width=10%|姓名 !width=20%|就任時間 !width=20%|卸任時間 |- |1||[[鍾曜唐]]||2000年7月1日||2002年 |- |2||[[张登科]]||2002年||2007年 |- |3||[[林奇福]]||2007年||2008年9月 |- |4||[[彭凤至]]||2008年||2010年 |- |5||[[蔡進田]]||2010年10月22日|| |} == 交通 == ; [[台北捷運]] 搭乘[[松山新店線]]至[[小南門站]]下車,往[[臺北地方法院]]方向,行至臺北地方法院與臺灣高等法院中間巷道(重慶南路一段126巷)右轉,約50公尺處即至本院。 ; 公車 捷運小南門站:243、252、262、304、660、706 --> 往萬華 捷運小南門站:38、252、262、304、604、660 --> 往小南門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51、252、644、660、706 --> 往萬華 一女中:3、0東、251、270 --> 往臺北車站 臺北地方法院:3、251、706、262 --> 往永和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Reflist}} === 来源 === {{refbegin}} ; 书籍 * [[吳庚]] 著:《行政爭訟法論》,[[三民書局]],1999年. * [[李建良 (法學家)|李建良]]等人合著:《行政法入門》,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 * 《司法院史實紀要》,[[司法院]],1985年. {{refend}} == 外部链接 == {{Wikisourcecat}} * [http://tpa.judicial.gov.tw/ 中華民國最高行政法院]{{zh}}{{en}} == 参见 == {{Portal box|中華民國|法律}} * [[平政院]] * [[司法院]] **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 {{-}} {{中華民國法院}} {{DEFAULTSORT:SAC}} [[Category:中華民國行政法院]] [[Category:中華民國終審法院]] [[Category:各国最高行政法院]] [[Category:臺北市中正區的政府機關|司]] [[Category:1933年建立政府機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En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Infobox High Cour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O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Portal 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begin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en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Webarchiv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Wikisourceca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Zh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中華民國法院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最高行政法院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