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

出自台灣選舉維基百科 VoteTW
於 2020年4月21日 (二) 13:25 由 Votetw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黃珊珊(1969年10月18日),綽號為「33」,女,生於臺中縣后里鄉(今臺中市后里區),親民黨籍。 知名律師、政治人物,1998年以新黨新人之姿奪下港湖選區第一高票,順利入主台北市議會;2002年加入親民黨後因其穩固的地方經營成為黨內重要公職人員並一路六連霸,直至2019年轉任台北市副市長至今;其胞兄為現任中華民國參謀總長黃曙光上將。 曾為親民黨籍(2002年)、無黨籍(2001年-2002年)、新黨籍(1998年-2001年)

家庭背景

1969年10月18日,黃珊珊出生於臺中縣,父親為公務人員,母親為傳統家庭主婦。家中共有6位兄弟姊妹,其中一位為畢業於海軍官校68年班的現任參謀總長黃曙光海軍二級上將。前夫為羅展鴻(2001年結婚-2016年離婚),2001年生下一子。 前夫羅展鴻(2001年結婚-2016年離婚),育有一子(2001年出生)。

學歷

經歷

  • 臺北市政府副市長(2019年10月16日-2022年12月24日)
    市長:柯文哲,前任:鄧家基
  • 台北市教師會法律顧問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動物福利環保協進會理事長
  • 財團法人青年之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台北市議會第8屆議員(臺北市第二選舉區(內湖區、南港區)1998年12月25日-2002年12月25日)
  • 台北市議會第9屆議員(臺北市第二選舉區(內湖區、南港區)2002年12月25日-2006年12月25日)
  • 台北市議會第10屆議員(臺北市第二選舉區(內湖區、南港區)2006年12月25日-2010年12月25日)
  • 台北市議會第11屆議員(臺北市第二選舉區(內湖區、南港區)2010年12月25日-2014年12月25日)
  • 台北市議會第12屆議員(臺北市第二選舉區(內湖區、南港區)2014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5日)
  • 台北市議會第13屆議員(臺北市第二選舉區(內湖區、南港區)2018年12月25日-2019年10月15日)

從政經歷

  • 1998年,年僅28歲、擔任律師的黃珊珊以新黨身分參選台北市議員第二選區(內湖南港),以第一高票當選第8屆市議員,也是黃珊珊唯一一次以第一高票當選議員。
  • 2000年3月31日,親民黨正式成立。2001年,新黨開除因故未重新登記為黨員的鄧家基秦儷舫與黃珊珊。2002年經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家訪後,黃珊珊宣布加入親民黨並以選區第二高票當選連任。
  • 2006年,以第五高票連任成功。2010年重返第二高票,再度連任。
  • 2012年,接受親民黨徵召首次參選第八屆區域立法委員選舉,在藍綠夾殺下仍獲39,593票,不過仍敗給挑戰四連霸的時任國民黨立法委員蔡正元
  • 2014年,再次以第2高票當選連任第12屆台北市議員
  • 2016年,再度接受親民黨徵召參選第九屆區域立法委員選舉、並獲民進黨支持禮讓,卻因在野整合失利而惜敗給了同期進入市議會的李彥秀
  • 2018年,第四度第2高票連任當選第13屆台北市議員 ,邁向六連霸。
  • 2019年4月30日,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遭指控於訪問中國大陸期間表態支持「一國兩制」,黃珊珊認為「一國兩制」傷害台灣主權以及自由民主體制,宣布請辭親民黨文宣部主任一職[1]
  • 2019年10月16日,接任台北市副市長,結束長達近21年的議員生涯,同黨議員林國成亦宣布退黨,親民黨自此退出入主18年的臺北市議會。

選舉經歷

更多資訊:查看黃珊珊的全部選舉紀錄

2018年臺北市議員選舉(當選)

2018年以親民黨籍參選臺北市議會第13屆議員,選區為第2選舉區(內湖區、南港區),當選並於2018年12月25日就職。2019年10月15日離職擔任臺北市政府副市長。在選舉中提出的政見如下[2]

一、「台北監督連線」民生第一 4大主張
1.推動公共托育:增加公共托嬰設施、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減輕家長負擔。
2.保障青年樂業:提高青年創業貸款額度;擴大企業實習策略聯盟。
3.廣建公共住宅:公共住宅結合公共與社福設施,打造特色公宅;加速危老建築重建;提升社會住宅戶數。
4.增設樂齡照護:推動65歲以上長者免繳健保費,並擴大敬老卡使用範圍;透過關懷據點量能提升、增加日照中心、擴大石頭湯據點,完善長照機制。
二、個人政見
1.堅持理性問政、紮實服務。珊珊20年來持續每週義務法律諮詢服務及社區巡迴服務,這是珊珊不變的承諾!
2.持續督促捷運汐止民生線及環狀線東環段完成核定。督促民生汐止線及環狀線東環段完成環評及路線核定,串聯文湖線、民生汐止線、松山線、板南線、信義線,打造大東區捷運路網。
3.內湖及南港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現有住戶權益不受影響。要求內湖及南港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必須保障現有住戶居住權益,加速老舊社區都市更新。
4.督促市府設置公共化幼兒園,在公私比7:3前須提供私幼補貼,減輕父母負擔。
5.推動內湖焚化廠除役,轉型為環保生態園區。
6.敬老卡及愛心卡擴大使用範圍。
2018年臺北市議員選舉第2選舉區候選人得票數
(內湖區、南港區)
號次 候選人 性別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闕枚莎 中國國民黨 24,248 11.49%
2 王孝維 民主進步黨 11,780 5.58%
3 陳義洲 中國國民黨 13,947 6.61%
4 李明賢 中國國民黨 20,198 9.57%
5 李建昌 民主進步黨 12,588 5.97%
6 黃珊珊 親民黨 26,113 12.38%
7 游淑慧 中國國民黨 20,013 9.49%
8 蕭新晟 時代力量 8,502 4.03%
9 蕭筱臻 基進黨 1,195 0.57%
10 吳世正 中國國民黨 13,208 6.26%
11 高嘉瑜 民主進步黨 34,285 16.25%
12 陳又新 社會民主黨 5,037 2.39%
13 江志銘 民主進步黨 12,825 6.08%
14 吳曉東 樹黨 1,166 0.55%
15 趙家蓉 新黨 5,873 2.78%
投票日:2018年11月24日,應選人數:9,應有婦女當選名額:2,選舉人數:324,266

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未當選)

2016年以親民黨籍參選第9屆立法委員,選區為臺北市第4選舉區(內湖區、南港區),未當選。在選舉中提出的政見如下[3]

2016這場選舉,不只要放棄對立,社會上貧與富、世代之間與意識型態的差異,更要學習共存共榮。 
1、全面檢討年金制度:以臺北市生活水平訂出合理退休金,再依不同職等年資調整負擔比。 
2、推動國會改革:下修參政權至18歲;降低政黨得票門檻至3%;修正單一選區制;立法過程公開透明。 
3、 司法革新找回信任:法官、檢察官來源多元化;法官及檢察官判決書及起訴書遭廢棄比例應列重要評鑑;妥速審判應擴及民事案件;建立法官完善退場機制。 
4、產學合一、私校轉型、加強技職教育。廢棄過去重學歷不重能力廣設大學政策,改發展市場型高等教育。 
5、檢討12年國教,結合高教產學合一,回歸以職業教育優先的漸進式改革。 
6、推動中小學班級人數下修,並規定各級學校代理教師與代課老師比例,保障孩子受教權。取消不必要評鑑,把老師時間還給孩子。 
7、強化社會與校園安全:提昇學校輔導機制與人力;擴大慢性精神疾病照顧補助與機構,降低社會隱憂。 
8、協助推動公宅政策,訂立租金補貼政策。制定租賃專法,減免所得稅引導空屋出租。 
9、建立食安透明履歷:建立由農場到市場、由產地到餐桌的食物鏈,民眾可透過手機掃描食物履歷、食品各添加物來源。 
10、增加居家服務人力,輔導微型社會企業,提高日間照顧動能。 
11、降低政府部門非典型勞工比例、約聘僱人員全面適用勞基法。降低工會門檻,強化勞權。 
12、松山機場廢除,台北天空解禁。推動基湖、港墘路聯通撫遠街高架道路,紓解內湖交通。汐止民生線105年核定全線,106年動工。核定全線,106年動工。
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臺北市第4選舉區結果
(內湖區、南港區)
號次 候選人 性別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何偉 2,497 1.16%
2 陳尚志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 10,278 4.79%
3 黃珊珊 親民黨 85,600 39.87%
4 李岳峰 和平鴿聯盟黨 251 0.12%
5 陳兆銘 台灣獨立黨 568 0.26%
6 李彥秀 中國國民黨 89,612 41.74%
7 蕭亞譚 台灣團結聯盟 13,648 6.36%
8 林少馳 時代力量 12,246 5.70%
投票日:2016年1月16日,選舉人數:320,963,投票數:218,941,
投票率:68.21%,有效票:214,700(98.06%),無效票:4,241(1.94%)


2012年區域立法委員選舉(第八屆)

  • 台北市第四選區(內湖、南港)
  • 2012年1月14日,國民黨立法委員蔡正元宣布當選連任。[4]
號次 候選人 政黨 得票數 得票率 當選標記
1 臧家宜 人民最大黨 1,745 0.76%
2 黃珊珊 親民黨 39,593 17.16%
3 李建昌 民主進步黨 78,097 33.85%
4 蔡正元 中國國民黨 111,260 48.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