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陳啟禮 的原始碼
←
陳啟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_Person | name = 陈启礼 | image= | box_width= | occupation= [[竹聯幫]]幫主、企業家 | period = 1968年-1995年 | birth_name= | other_names = 旱鴨子、鴨霸子 | Sex = 男 | birth_date={{birth_date|1941|5|08}} | birth_place= {{ROC|四川省}}[[广安县 (中國大陸)|廣安縣]] | death_date= {{death_date_and_age|2007|10|4|1941|5|8}} | death_place= {{HKG}}[[九龍城區]][[馬頭圍]][[聖德肋撒醫院]] | resting_place= {{TWN}}[[新北市]][[金山區]][[金寶山]]墓園 | nationality = {{ROC}}<br>{{flag|Cambodia}} | residence = | religion =[[佛教]] | spouse = 陳怡帆(第三任妻子) | relatives =大兒子:陳後俊([[陳楚河]])<br>二兒子:陳奕丞<br>三兒子:陳奕宏<br>大女兒:陳藹宓<br>二女兒:陳靄雲<br>三女兒:陳良蕙 | education= [[淡江大學]]工程學士 | past = | work = | awards= }} '''陳啟禮'''({{bd|1941年|5月8日|2007年|10月4日|catIdx=Chen陳啟禮}}),[[台灣]]著名[[黑幫]]組織[[竹聯幫]]首任總堂主(幫主)及[[精神領袖]]及企業家,綽號「'''鴨霸子'''」、「'''旱鴨子'''」,籍貫[[江蘇]][[高淳]]。《陳啟禮的震撼》一書中提及,1941年4月27日出生於四川省[[广安县 (中华民国)|广安县]],父親陳鐘為[[法官]],母親蕭瑋則為[[書記官]],家中排行老大下有兩個妹妹。1949年[[國共內戰]]後隨父母到[[台灣]],住在[[眷村]]。陳啟禮在就學時多次與當地人學生衝突,這也成了讓陳啟禮加入[[組織犯罪]]的起點。 2007年10月陳啟禮病逝[[香港]]。陳啟禮遺體由[[竹聯幫]]大老「大川」程大川、「鬼見愁」吳敦、「郎中」胡執中、「小鬼」黃雲龍、「蜈蚣」吳功、「猴王」胡台富、「老鼠」何根成、「扣頭」劉振南等人,從[[香港]][[寶福紀念館]]護靈到機場,再搭乘[[華航]]包機返回[[台灣]]。<ref name="news1">陳啟禮喪禮 竹聯八老護靈[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071017/23908343/],蘋果日報,張芳榮、楊忠翰╱報導,2007/10/17</ref> 替陳啟禮起草[[輓聯]]的[[作家]][[張大春]]昨表示,他並不認識陳啟禮,是受好友[[楊祖珺]]邀請而提字,對陳啟禮的一生,他表示,透過朋友形容,感受到陳啟禮是講道義的人,才提了「'''啟節秉乎天 人從俠道知忠盡'''」「'''禮失求諸野 路斷關河望竹林'''」的輓聯,意思是陳啟禮是國家機器下一個臣子,行俠道盡忠義,在位者卻喪失禮義廉恥,斷了他回家的路<ref name="news1" />。世紀喪禮結束後火化,骨灰暫厝[[新北市]][[樹林區]]海明禪寺,最後移靈到[[金寶山|金寶山墓園]]安奉。 ==早年經歷== ===加入幫派=== 陳啟禮曾受媒體採訪表示,就讀[[台北市]][[臺北市中正區東門國民小學|東門國小]]期間,[[班級]]裡包含他自己只有三個[[外省人]][[學生]],外省人學生因[[省籍問題]]時常受到校園裡[[本省人]]學生的欺負,陳啟禮因不願被欺負而起身反抗,對他來說校園的鐘聲就像是[[拳擊]][[擂台]]的鐘響,每當下課時間就與班級的本省人學生鬥毆。<ref name="tvshow3">江湖往事-金邊訪陳啟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NwSuYGxQM&t=2114s],鳳凰衛視,2004/07/06</ref> 1953年間,時年12歲的陳啟禮從[[臺北市中正區東門國民小學|東門國小]]畢業,隨即進入[[台北市]][[強恕中學]]初中部就讀,也在強恕中學就讀期間,結識了[[校園]][[幫派]]「[[孫德培#中和幫|中和幫]]」的成員[[周榕]]及周德新等人。中學二年級那年,因為受到其他幫派學生的欺侮導致父親送的手錶及鋼筆遭到搶奪,在求助父親及學校校長未果的情況下,以此契機加入了中和幫,開啟了陳啟禮近半世紀的幫派生涯。<ref name="books1">《竹聯幫興衰始末》,陳長風/著,薪火雜誌社,1986</ref><ref name="books2">《台灣教父》,鐘連城/著,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ref><ref name="tvshow1">【台灣演義】江南案,[[民視新聞台]],2013/06/29</ref> ===竹林聯盟=== 1955年間,中和幫幫主[[孫德培]]因犯下殺人事件遭到逮捕入獄,中和幫因此內鬥而逐漸分裂。1956年6月間,中和幫成員[[趙寧 (竹聯幫)|趙寧]]聚集殘餘幫眾召開會議重新成立為「[[趙寧 (竹聯幫)#竹林聯盟|竹林聯盟]]」,往後簡稱為「[[竹聯幫]]」。最早的竹林聯盟時期設立五個派別分支,其中「鴨」字派的老大為[[周榕]]。1957年間,陳啟禮追隨周榕參與竹聯幫結拜儀式,正式拜入竹聯幫,並且逐漸在江湖上為自己打出「'''旱鴨子'''」的名號<ref>陳啓禮獄中言行錄,風雲叢書編輯小組,海外出版社,1987</ref><ref>竹聯:我在江湖的回憶,柳茂川/著,大是文化出版社,2002</ref>。 陳啟禮的父親為了讓陳啟禮遠離幫派生活,便將陳啟禮轉至[[新北市私立南強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南強中學]]就讀,但因陳啟禮涉入幫派生活已深,陳父的用心良苦終究為時已晚。陳啟禮父親曾經接受媒體採訪回憶當年提到:「當時,我看到他那滿是失望的眼光就明白了,這個孩子以後在外面不管遇到什麼事,都不會再來告訴我了。」<ref>《中國黑社會秘史》,鄭綱/著,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ref> 陳啟禮在南強中學就讀期間,結識了未來竹聯幫的重要成員「青蛇」鄧國灃等人,一同在校園內另組織名為「南強聯盟」的校園幫派,並且在往後竹聯幫與[[四海幫]]嚴重衝突期間,依竹聯幫「活寶」林國棟的召請帶領大批南強聯盟的成員加入竹聯幫。<ref name="books2" /><ref name="tvshow1" /> 1962年間,[[四海幫]]遭[[台灣]]當局及警方打壓並且遭勒令解散。陳啟禮與竹聯幫趁機嶄露頭角,帶領竹聯幫基層成員「竹葉青」,展開大規模的幫派行動,佔領了四海幫在[[台北市]][[古亭區]]原有的[[地盤]]。此後竹聯幫又與各大幫派鬥爭,不斷擴張地盤。陳啟禮也成為竹聯幫內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成員。竹聯幫便在此時從「校園幫派」轉變為「街頭幫派」。<ref>陳啟禮病逝5年 竹聯分裂再分裂[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578136],社會中心/特稿,自由時報,2012/04/23</ref> 1968年4月間,竹聯幫於[[陽明山]]召開會議重新進行組織編制,由「白狼」[[張安樂]]自任「總護法」主持會議尊奉陳啟禮為「大哥」,並推舉陳啟禮為「'''總堂主'''」(幫主),成為竹聯幫成立以來第一位被視為幫主的成員<ref name="books1" /><ref name="books3">《台灣黑社會內幕》,王建民/著,新華出版社,2002</ref><ref>{{cite web |url=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4000543-260109 |title=莫忘來時路/11月4日-陳啟禮傳奇一生 |date=2015-11-04 |website=中時電子報 |access-date=2018-10-2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5190318/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4000543-260109 |archive-date=2018-10-25 |dead-url=yes }}</ref> ==香港西餐廳事件== 1968年間,時年27歲的陳啟禮從陸軍預官退役,[[台北市]][[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的「香港西餐廳」的老闆陸豪,為了避免幫派份子到餐廳找麻煩,便聘請陳啟禮至香港西餐廳擔任經理,希望藉由陳啟禮在幫派的人脈及聲望來避免事端。<ref name="tvshow2">《魯豫有約老友記》-張安樂曝香港西餐廳事件始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2eoe8cGAzk],騰訊視頻,2016</ref> 同年7月4日<ref name="weekly1">竹聯幫接班內幕[http://magazine.sina.com/bg/chinatimesweekly/1549/2007-10-30/ba41932.html],林朝鑫/採訪,時報周刊,2007/10/30</ref>「[[牛埔幫]]」獲悉有外來幫派踏入中山區因此激怒了牛埔幫,號召上百名牛埔幫份子手持武器前往餐廳收取[[保護費]],與在餐廳的陳啟禮等人爆發衝突。陳啟禮為首與餐廳人員守在餐廳二樓,用削尖的竹竿當武器堵住樓梯口防止牛埔幫衝進二樓。此後竹聯幫獲知消息,由陳啟禮的親信「蕭正」蕭正明、黃舜、[[陳功 (台灣)|陳功]]、「肥婆」林建發、「蜈蚣」吳功、汪沛雷、周令剛等人,手持竹劍便搭乘兩部計乘車率先前往餐廳支援,抵達後兵分兩路與牛埔幫份子發生械鬥混戰,混戰之中由陳功及蕭正明持刀砍斷在場的牛埔幫大哥的手<ref>《歷史明鏡》"香港西餐廳之戰",讓竹聯從學生幫派躍入社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PcmkawIP4],明鏡電視,2018/12/17</ref>,並且驚動警備總部動員前往展開圍捕行動。<ref name="tvshow1" /><ref name="tvshow2" /><ref>陳啟禮的竹聯幫秘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YcWN9HnqgU&t=2571s],關鍵時刻,2015/10/05</ref> 此事件竹聯幫僅八人對抗牛埔幫上百人的械鬥事件震驚社會,竹聯幫成為在當時是第一個踏進[[台北市]][[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還能全身而退的外來幫派,陳啟禮名號自此與竹聯幫劃上等號,不僅成為當時社會矚目的焦點,從此也成為江湖傳奇<ref name="weekly1" />。同時也因為香港西餐廳一事之後,竹聯幫正式從「街頭幫派」正式走向「社會幫派」,並且開始經營[[賭場]]等不法生意。<ref name="tvshow2" /> ==陳仁事件== 1970年間,竹聯幫成員「賭博郎中」[[陳仁]]因盜領組織公款六十萬元逃逸,還尋求警方的庇護並且轉當污點證人,警方因此大動作掃蕩竹聯幫,使得竹聯幫對陳仁發出追殺令。同年7月14日晚上9時,時任竹聯幫右護法的「阿虹」張如虹與兩名同夥在[[台北市]][[西門町]]漢中街公然在三名[[刑警]]的保護下刺殺陳仁震驚社會,引起軒然大波,警方因此展開緊急行動圍補被視為幕後指使者的陳啟禮等人。<ref>陳啟禮昨供稱早想殺陳仁,此番殺傷他不知是何人,聯合報,1970/07/23</ref><ref>當帶槍刑警的面執行叛幫制裁令 "陳仁事件"震撼江湖![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pOEBIsjCE],關鍵時刻,2016/04/01</ref> 陳啟禮及[[吳敦]]前後曾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當時張如虹於[[西門町]]漢中街「北海餐廳」遇到受警方保護的陳仁一行人時,打電話至陳啟禮家中報告此事,但是接起電話的是吳敦而非陳啟禮本人,在張如虹報告陳仁動向時吳敦於電話另一頭回覆「動!」,使得張如虹誤以為是陳啟禮下的指令,隨即在警方面前刺殺陳仁四刀,最終急救後傷重不治。<ref name="tvshow3" /><ref>《台灣黑社會揭密》,劉峰、沈默/著,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ref><ref name="tvshow4">台灣演義 黑道傳奇‧竹聯教父陳啟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6NaLJHZWus&t=225s],民視新聞台,2011/02/27</ref> 陳啟禮因為警方追緝而逃亡至[[台南]]女友住處躲藏,最終在陳啟禮父親提供消息及線索下,逃逸七日後於7月22日與幫內成員陳大偉、「阿虹」張如虹等人在台南遭到逮捕。陳啟禮也因此被移送至[[綠島監獄]]入獄服刑五年半。<ref>竹聯幫與台灣黑社會,陳長風/著,檔案出版社,1988</ref><ref>刑警大破竹聯幫.二陳一張昨落網,聯合報,1970/07/23</ref> ==重返竹聯幫== 1976年間,陳啟禮因陳仁案服刑出獄後,並未馬上回到竹聯幫,而是投身商界並在1977年間成立「承安消防」縱橫商場<ref>排場十足 開銷大 錢從哪裡來?[https://news.tvbs.com.tw/other/492915],TVBS新聞,2004/05/15</ref>。但是因為竹聯幫曾在1976年4月間與[[四海幫]]發生「[[王羽喋血案|杏花閣血案]]」後,涉案幫眾遭逮捕判刑入獄及逃亡海外,四海幫份子卻全身而退使得竹聯幫顏面盡失,竹聯幫因此再度找上陳啟禮,希望陳啟禮再重新出來主持大局因此再度重回竹聯幫。<ref name="tvshow1" /> 竹聯幫此時正處於新舊派系之間的嚴重鬥爭中,被視為舊派元老系統的領袖是陳啟禮加入幫派時的老大「周霸子」[[周榕]],在陳啟禮因「陳仁案」入獄期間周榕被稱為竹聯幫的名譽領袖。<ref>「沒周霸子沒竹聯」 創幫元老周榕癌逝[https://n.yam.com/Article/20130809672918],TVBS新聞,2013/08/09</ref><ref>多方勢力崛起!竹聯幫共主分立[https://news.tvbs.com.tw/local/224994],TVBS新聞,2013/08/09</ref>最終在周榕表示「以大局為重」急流勇退,結束了這場新舊派系的鬥爭。<ref>竹聯名譽領袖 周榕病逝[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809000876-260106?chdtv],陳鴻偉/報導,中國時報,2013/08/09</ref>陳啟禮因此成為了統一竹聯的實質霸子,被公認為是竹聯幫真正的幫主,逐漸被稱為「'''鴨霸子'''」<ref name="weekly1" />。不久之後陳啟禮仍為[[國防部情報局]]吸收,藉此國家政治力在背後的支撐,迅速發展竹聯幫<ref>鳳凰大放送 黑白邊緣:台灣幫派浮沉錄,鳳凰衛視,2011/05/28</ref>。陳啟禮也在往後數年間,陸續成立「美華報導」、「名商俱樂部」等公司,生意觸及[[媒體]]、[[演藝圈]]及[[政治|政治界]],不僅縱橫商場,也馳騁政界。<ref name="tvshow1" /><ref>陳啟禮、白景瑞、汪希苓-公私不分造成「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悲劇,皇甫雄/報導,自由時代週刊,1985.03.09</ref> ==江南案== {{Main|江南案}} 1984年8月14日至18日,陳啟禮於[[國防部軍事情報局|軍情局]]菁山營區以化名「鄭泰成」完成受訓講習後<ref>{{Cite web|url=https://blog.boxun.com/hero/200802/xsj12/3_1.shtml|title=《汪敬煦先生訪談錄》|author=|agency=[[國史館]]|publisher=|accessdate=|date=1993}}</ref><ref>{{Cite web|title=历史明镜 {{!}} 陈虎门 何频:台湾军情局吸收了黑帮,也吸收了中共高干子女(20181116 第164期)|url=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qiz-3ONBOk|accessdate=|author=|date=2018-11-15|format=影片|publisher=明鏡火拍|language=zh-tw}}</ref>,受派由[[陳虎門]]處長主簽、[[汪希苓]]局長下達的「[[暗杀|制裁令]]」,於九月初偕[[竹聯幫]]「鬼見愁」[[吳敦]](時任總護法)赴美,會合已於一個月前先扺美國的「小董」[[董桂森]](時任忠堂堂主)執行「鋤奸計畫」。10月15日,在[[美國]][[加州]][[舊金山]][[作家]][[劉宜良]]家前將其連射三槍,劉宜良當場身亡。美國[[聯邦調查局]]隨即查出行兇者為台灣竹聯幫份子陳啟禮、[[吳敦]]、以及[[董桂森]]等人。由於竹聯幫的「白狼」[[張安樂]]當時不斷在美國發表多場演說,聲明陳啟禮江南案實屬[[中華民國政府]]高層與[[國防部情報局]]策劃<ref>{{cite web|url= https://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102/201102140670653.html | title=【法網專題】民國44年 "江南案"揭密 張安樂跨海救人 |date=2011-02-14 |website=華視新聞 }}</ref>,最後在[[輿論]]的壓力下,美國向中華民國新聞界透露已經掌握陳啟禮為防萬一而錄製的一捲錄音帶,證實有中華民國政府情治人員介入此案。 [[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聞訊後,乃於1985年1月10日下令逮捕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胡儀敏]]、處長[[陳虎門]]。陳啟禮及吳敦逃回國後,被政府以「[[一清專案]]」的名義逮捕。1月13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 {{quote |……在舊金山被殺害之劉宜良(筆名江南)一案經偵訊因「一清專案」在押之竹聯幫陳啟禮等據供情報局少數人員涉有罪嫌其中汪希苓亦被株連實令人駭異痛心為使毋枉毋縱業已將有關涉案人員交由軍法機關偵辦兒用人不當致有此變故發生實深內疚謹電稟報伏懇母親訓誨肅叩福安兒經國跪稟一月十三日」<ref>周美華、蕭李居編,《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下),台北「[[國史館]]」出版,2009年,第479頁。</ref> }} [[江南案]]在[[台北]]三審定讞,陳啟禮、吳敦、汪希苓依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董桂森則潛逃海外,在[[紐約]]因運送[[海洛英]],被判二十年監禁,最後死於[[美國]]聯邦監獄的一次[[械鬥]]。劉宜良遺孀在美國控告中華民國政府,1990年獲得中華民國政府145萬美元的人道賠償金。 當時獄友羅賓彬(因為[[票據法]]與陳啟禮曾經關在同一個牢房的牢友)所撰寫陳啟禮的震撼一書中提及,陳啟禮本人認為若當時在美國受審,僅需請律師辯護,且好處是無須曝光於新聞媒體,亦不會釀成國際皆知的事件,對國家的損害可以降至最低。 ==晚年生活== 1991年間,陳啟禮因「[[江南案]]」服刑六年[[假釋]]出獄後,陸續成立「泉安營造」、「萬裕營造」等多間營造公司承攬公共工程再度縱橫商場<ref name="tvshow1" />。並於1995年間親自公開欽點由「-{么么}-」[[黃少岑]]擔任[[竹聯幫]]第二任幫主,更藉由自家的《美華報導》雜誌刊登在封面加以報導,成為竹聯幫創幫以來首位公開披露的幫主,在江湖上造成大轟動<ref>陳啟禮柬埔寨婚禮 獨家曝光[http://magazine.sina.com/bg/chinatimesweekly/1547/2007-10-16/ba41159.html],時報週刊,1547期,2007/10/16</ref>。 1996年間,台灣政府實行「[[治平專案]]」全國大掃黑,陳啟禮因被指為是竹聯幫精神領袖而被列為治平對象遭到通緝,陳啟禮請託當時[[立法院]]重量級人士[[曾振農]]協助輾轉躲避到[[柬埔寨]]首都[[金邊市]]從此未再回過[[台灣]]。<ref>台灣「兄弟」會做生意的只有我,曾國仁/採訪,今週刊,2000/02/24</ref><ref>陳啟禮:我是被流放的[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030817/277562/],張道藩/報導,蘋果日報,2003/08/17</ref> 金邊[[華人圈]]對於陳啟禮的說法很多都相互矛盾,有傳聞說他曾經在這裡[[走私]][[軍火]],但也有人說他完全脫離了[[黑幫]],現在跟柬埔寨的[[臺商]]一起合作投資一些正當的生意,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1999年他在接受[[台灣]]電視臺採訪時,公開展示了隨身的自衛[[槍械]],隨後他被柬埔寨當局逮捕,並被控以私藏槍支罪而入獄一年一個月。最遺憾的事是父親過世,未能返台送終。陳啟禮旅居柬埔寨期間,其[[中華民國護照]]遭到吊銷,陳啟禮後取得柬埔寨護照,得以自由出入[[香港]]治病。<ref name="tvshow1" /><ref name="tvshow3" /> ==病逝== 2007年8月傳出患有[[胰臟癌]]赴香港治療,同年10月4日9時許病逝於[[香港]][[九龍]][[聖德肋撒醫院]]<ref>[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j100920071004230218 啟禮病逝/台灣教父陳啟禮 叱吒風雲50載]</ref>。喪禮於2007年11月7日在台北市舉行,遺體火化。<ref>{{cite web|url=https://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102/201102150671710.html | title=【法網專題】民國73年陳啟禮浪跡江湖 抱憾病逝香港 |date=2011-02-15 |website=華視新聞 }}</ref> 而後陳啟禮喪禮由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治喪委員會名譽主委,而陳啟禮就讀的[[臺北市中正區東門國民小學|東門小學]],還由校長帶著小朋友到靈堂祭拜,讓一名日本作家相當震撼。<ref>[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110513x112010110300152,00.html 《白狼傳》日本作家:黑道與政治在台灣好近宮崎學參加陳啟禮喪禮驚見政治人物是治喪委員暢談台日黑道異同直呼:日本議員都會極力撇清]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106012904/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110513x112010110300152,00.html |date=2010-11-06 }}</ref> == 家庭 == 陳啟禮生前共娶過三位妻子,其中影響最深的是第三位妻子陳怡帆。 陳啟禮共育有三子三女,其中大兒子陳後俊(即[[台灣]][[演員]][[陳楚河]]),二兒子陳奕丞,三兒子陳奕宏,大女儿陳藹宓,二女儿陳靄雲,三女兒陳良蕙。 ==参考資料== {{Reflist|2}} {{DEFAULTSORT:Chen陳啟禮}} [[Category:台灣刺客|C陳]] [[Category:台灣謀殺犯|C陳]] [[Category:台灣戰後江蘇移民|C陳]] [[Category:淡江大學校友]] [[Category:竹聯幫成員]] [[Category:台灣戰後四川移民]] [[Category:臺灣省立基隆高級中學校友]] [[Category:陳姓]]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B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Main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Quot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Webarchiv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陳啟禮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