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郭雨新 的原始碼
←
郭雨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_officeholder | name = 郭雨新 | image name =臺灣自由民主與獨立建國運動先驅郭雨新 TAIWANESE Liberal Democracy and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Activist Kuo Yu-hsin.jpg | width = 200 | Sex = 男 | now = | period = | Native place = | nationality = {{ROC}} | date of birth = 1908年8月20日 | place of birth = {{TWN-JPN}}[[宜蘭廳]][[本城堡]][[宜蘭街]](今[[宜蘭縣]][[宜蘭市]]) | date of death = {{death date and age|1985|8|2|1908|8|24}} | place of death = {{USA}}[[華盛頓特區]] | children =子:[[郭時南]] | party = {{中國青年黨}} | educate = | past = }} '''郭雨新'''({{bd|1908年|8月20日|1985年|8月2日|G郭}}),字'''-{沖}-雲''',[[臺灣]][[宜蘭市]]人,[[臺灣]][[政治人物]]。[[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於[[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今改制為[[國立宜蘭大學]])[[臺北帝國大學]](今改制為[[國立台灣大學]])農林專門部畢業。<ref>農林專門部1943年獨立,改稱臺中高等農校,後改[[中興大學]]</ref>戰後為[[臺灣省議會]]「五龍一鳳」之一,也是[[黨外運動]]元老之一。被稱為「'''黨外祖師爺'''」。後因與[[林榮三]]之間的選舉爭執,赴[[美]]不返,病逝於[[美國]][[華府]]。 其子[[郭時南]]為現任駐[[希臘]]代表,曾任[[宜蘭市]]市長、駐[[斐濟]]代表、駐[[新加坡]]代表等職。 1969年[[陳菊]]曾擔任郭雨新的秘書。<ref>[[陳菊]], [http://csw.shu.edu.tw/Seminar/OralHistoryDetail/7302 陳菊女士口述歷史], 舍我紀念館</ref> ==生平== ===戰前=== 郭雨新於1908年生於[[宜蘭廳]][[本城堡]][[宜蘭街]](今[[宜蘭縣]][[宜蘭市]]),之後就讀宜蘭公學校。1926年([[大正]]15年)宜蘭成立[[國立宜蘭大學|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今[[國立宜蘭大學]]),郭雨新以第一名考進。1931年([[昭和]]6年)畢業,靠巨富[[林松壽]]學費贊助進入[[臺北帝國大學]]農林專門部,1934年(昭和9年)3月畢業。畢業後進入林松壽的公司[[林本源]]興殖株式會社,同年6月與石宛然結婚。1938年(昭和13年)長女出生。 ===戰後省議員時期=== 1948年,郭雨新加入[[中國青年黨]]。1949年獲遴選擔任台灣省參議會參議員。1951年至1971年間擔任[[中華民國]][[臺灣省]]臨時[[臺灣省議員|省議員]]、四屆省議員{{ref|1}}(廿二年),與[[李萬居]]、[[郭國基]]、[[吳三連]]、[[李源棧]](另有一說含[[湯慶松]]<ref>[http://www.tpa.gov.tw/Big5/Councilor/Councilor_view.asp?id=299&cid=2&urlID=20 台灣省議會-湯慶松]{{dead link|date=十月 2017 |bot=InternetArchiveBot }}</ref>)合稱「省議會五虎將」,又與[[許世賢]]合稱「五龍一鳳」之美名。<ref>蘇瑞鏘, [http://www.tpa.gov.tw/upfile/www/Pdf/%BD%D7%A4%E5%B6%B0/%B2%60%A4%C6%A5x%C6W%A5%C1%A5D/d06.pdf 台灣(臨時)省議會「五龍一鳳」對結社權的態度——以「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為中心]{{dead link|date=十月 2017 |bot=InternetArchiveBot }}, [[臺灣省諮議會]]編, 2004</ref> 郭雨新畢生投入民主運動,也是[[台灣獨立運動]]的支持者,其政治主張較嚮往[[美國]]的兩黨[[民主政治]],而反對[[蔣中正]]一黨獨大的[[獨裁]]政權。在議會中有「小鋼砲」之稱。 1958年,當選省警民協會常務監事。 1960年,郭與[[雷震]]等人籌組[[反對黨]]「中國民主黨」對抗永遠執政的[[中國國民黨]]。<ref>[[林淇瀁]], [http://tea.ntue.edu.tw/~xiangyang/press3.htm 一步一步行入黑牢的所在:雷震回憶錄《新黨運動黑皮書》導論], 2003</ref>雷震入獄後,郭在生活上即備受國民黨政府[[情治]]單位騷擾。 1972年,郭雨新欲競選連任省議員,但遭到國民黨當局破壞而放棄。1973年,郭雨新參加增額[[監察委員]]選舉,73名[[台灣省議會|省議員]]在國民黨當局騷擾恐嚇下竟無人投給郭,導致郭拿到了「零票」落選。 ===1975年立委選舉=== 1975年,郭雨新以[[曹操]]名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未已」為[[口號]],以67歲之姿參與第一屆立法院第二次增額[[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是當年年底12月20日。郭雨新提出包括「[[國會]]全面改選」、「廢除[[臺灣省戒嚴令|戒嚴令]]」、「解除[[報禁]]」、「[[中華民國總統|總統]]及[[台北市長]]直接民選」、「釋放[[政治犯]]」、「確保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真正自由」等政見,然而該次選舉他的選區宜蘭竟然出現10萬張的「廢票」而落選。後來挖[[馬路]]時,挖出一大袋投給郭雨新的選票。諸如此類有公家[[作票]]之嫌的情事,引起[[宜蘭市]]兩萬人上街抗議,差點激起暴動。 郭雨新先生競選立委失敗後,律師[[姚嘉文]]和[[林義雄]]認為當時同樣參選的[[林榮三]]有明顯的[[賄選]]情形,應該對林榮三進行法律訴訟,這是台灣選舉運動史上第一次對選舉的不公平提出法律訴訟。他們兩人並將這次選舉及訴訟經過寫成《[[虎落平陽-選戰!官司!郭雨新]]》一書。 1976年,林義雄與姚嘉文為其提起選舉無效之訴的官司。 1977年,郭雨新因其黨外的政治主張遭到[[國民黨政府]]情治機關[[特務]]二十四小時跟監,於是郭在4月離開台灣,轉赴[[美國]]。 1978年1月21日,郭雨新在[[華盛頓特區]]宣佈競選台灣總統,他稱:「我們堅信,倘若台灣人民能對政治主張公開表態,他們多數會選擇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ref|2}}。 1979年,郭雨新成立[[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 1985年8月2日,郭雨新病逝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亞歷山大醫院,同年8月24日,葬於臺灣[[臺北]][[陽明山]]。 === '''影響''' === 第一,就宜蘭而言:他開創了宜蘭民主運動的傳統,其後宜蘭民主運動承續郭雨新、林義雄這個脈絡而日益成長、茁壯,宜蘭因而成為民主的聖地,宜蘭價值、宜蘭人的光榮感由此建立。 第二,以全台灣島的角度來看:郭雨新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最黯淡時期的領袖。當時沒有組織支撐,全島的人脈主要靠郭雨新來維繫住。他不僅肩負起維繫全島民主運動人脈的工作,而且不斷介紹新人加入這個團隊,為1970年代以後民主運動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從海外台灣人運動而論:1977年郭雨新流亡美國,藉由郭雨新在島內民主運動的聲望與王能祥在美國長年打下的基礎兩相結合,郭雨新迅速在海外發揮巨大的影響力。他傳播島內訊息啟蒙海外台人,並且積極遊說國會保障台灣安全。就在這璀璨的餘暉中,郭雨新走完他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 ==相關連結== *[[台灣地方派系]] *[[黨外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 ==參考資料==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 </div> ==參考文獻== *[[張文隆]]、陳儀深、許文堂 《郭雨新先生行誼訪談錄》 台灣(中華民國)國史館 2008 *王能祥、張文隆 《前進D.C.─國會外交的開拓者 王能祥八十回憶暨台灣前途文集》 遠景 2012 *張文隆 《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 遠景 2013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編,《台灣歷史辭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3年5月,817頁,ISBN 9570174293'' *''見2月28日的美國《[[華盛頓郵報]]》'' *[[李筱峰]]:[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148813 〈從郭雨新說到馬英九 孤苦吐盡心血,那堪真理幻滅〉],《[[自由時報]]》,2007年8月19日。 *[[林衡哲]]:[http://www.peoplenews.tw/news/81329b5a-e500-432c-84c0-82a7b453676a 〈民主之父 郭雨新(1908-1985)~宜蘭成為台灣民主聖地的奠基者〉],《[[民報 (2014年)|民報]]》,2014年6月22日。 *''〈省警民協會選出新任理監事〉,1958年11月21日《[[聯合報]]》第5版''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Guo郭}} [[Category:郭姓|U]] [[Category:宜蘭市人]] [[Category: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異議人士|K郭]] [[Category: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K郭]] [[Category:臺灣獨立運動者|K郭]] [[Category:國立宜蘭大學校友]] [[Category:臺北帝國大學校友|K郭]] [[Category:國立中興大學校友|K郭]] [[Category:第4屆臺灣省議員]] [[Category:第3屆臺灣省議員]] [[Category:第2屆臺灣省議員]] [[Category:第1屆臺灣省議員]] [[Category:第3屆臺灣省臨時議會議員]] [[Category:第2屆臺灣省臨時議會議員]] [[Category:第1屆臺灣省臨時議會議員]] [[Category:台灣省參議員]] [[Category:中國青年黨黨員|K郭]] [[Category:臺灣民主運動者]] [[Category:黨外運動人物]] [[Category:閩南裔臺灣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Authority control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B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Dead lin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Infobox officeholde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郭雨新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