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邱于芸 的原始碼
←
邱于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noteTA |1=zh-hans:邱于芸; zh-hant:邱于芸; }}{{Infobox officeholder|birth_date={{birth date and age|1971|5|8}}|birth_place={{TWN}}[[臺北市]]|nationality={{ROC}}|box_width=200px|education=*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哲學、邏輯與社會方法系學士 * 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碩士 * 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博士|language=中文、英文|name=邱于芸|past=* 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講師]] * 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導師]] * 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中心[[研究員]] * 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 臺灣[[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 *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創立方]]創辦人 * [[卡市達創業加油站]]創辦人 * [[中華民國文化部]]政務次長 * [[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sex=女}}{{expand|time=2015-10-23T08:45:39+00:00}} '''邱于芸'''({{bd|1971年|5月8日}}),出生於[[臺灣]][[臺北市]],文化與美學研究學者,[[年代集團]]創辦人[[邱復生]]女兒。現為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ref>{{cite web|title=北科大專任教師邱于芸介紹|url=http://cvd.ntut.edu.tw/files/11-1110-7659.php|work=台北科技大學網站|accessdate=2015-10-22|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020061820/http://www.cvd.ntut.edu.tw/files/11-1110-7659.php|archivedate=2015-10-20}}</ref>,[[2014年九合一選舉]]時擔任[[台北市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競選總部「柯文哲青年公民思考營」召集人,2015年受借調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政務次長<ref>{{cite news|title=邱復生女兒-{邱于芸}- 接文化部政次|url=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129004373-260407|date=2015-01-29|author=趙靜瑜|work=中國時報即時新聞|location=台北}}</ref>。於[[劍橋大學]]東亞系畢業後赴台教書,曾任教於[[政治大學]],對台灣[[文化創意]]相關議題十分關注,於政治大學時期建立共同工作空間[[創立方]],2012年10月10日自行獨立成立[[卡市達創業加油站]]<ref>{{cite web|url=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46550-%E9%82%B1%E4%BA%8E%E8%8A%B8+%E7%94%A8%E5%93%B2%E5%AD%B8%E7%A0%B4%E9%99%A4%E4%BA%BA%E7%94%9F%E7%9A%84%E7%B7%8A%E7%AE%8D%E5%92%92/|title=-{邱于芸}- 用哲學破除人生的緊箍咒|date=2013-01|accessdate=2015-10-22|author=賓靜蓀}}</ref>。<!--可用參考文獻 {{cite news|title=文化部再爆白色恐怖 邱于芸愛將慘遭追殺|url=http://www.nownews.com/n/2015/10/21/1851696 |author=戴志揚|date=2015-10-21}} {{cite news|title=部內下屬不敢上公文?邱于芸:部長回應不實誤導輿論|url=http://www.storm.mg/article/69777 |author=洪與成 |publisher=風傳媒|date=2015-10-20}} {{cite news|title=公布對話紀錄 邱于芸:部長才說相處不錯 不到2小時就叫我辭職|url=http://www.storm.mg/article/69684 |author=梁姍樺 |publisher=風傳媒|date=2015-10-19}} {{cite news|title=存證信函曝光 邱于芸:謙卑訴求卻遭免職|url=http://www.nextmag.com.tw/breaking-news/news/20151020/28454506|date=2015-10-21|publisher=壹週刊|author=林俊宏}} {{cite news|title=《非常人語》一個人 邱于芸 職|url=http://www.nextmag.com.tw/magazine/news/20151022/28431703|date=2015-10-22|publisher=壹週刊|author=鄭進耀}} {{cite news|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83675|title=-{邱于芸}-慨歎:洪孟啟偽善又造謠|author= 楊媛婷|date=2015-10-22|publisher=自由時報}} {{cite news|url=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80759|title=-{邱于芸}-控文化部謀殺式免職 老爸邱復生這麼說…|author= 楊媛婷|date=2015-10-19|publisher=自由時報}} --> == 學經歷 == 1990年自[[復興美工]]工藝設計科畢業。 1993年9月進入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政經學院]]專攻「哲學、邏輯與 科學方法系」,並於1996年6月畢業取得學士學位。 2003年10月考取英國[[剑桥大学|劍橋大學]]「東亞系」,於2004年8月取得碩士學位,於2009年4月以 《另一種自由的追求:沈從文美學研究》為論文題目取得博士學位。 2010年9月起於[[國立政治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一職,並於同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期間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之研究諮詢組組長。 2012年2月至2018年期間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之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文化事業發展系擔任助理教授一職。 2012年10月10日獨自成立[[卡市達創業加油站]]。<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012000518-260110|title=共有微型辦公室 卡市達獲國際讚譽|last=中時電子報|newspaper=中時電子報|accessdate=2018-06-28|language=zh-TW}}</ref> 2014年擔任柯文哲舉辦之「We Care青年公民營,以設計思考重新設計台北」活動召集人<ref>{{Cite news|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40728/1342394|title=柯文哲舉辦青年營 國民黨中常委邱復生之女擔任召集人|newspaper=NOWnews 今日新聞|accessdate=2018-06-28|language=zh-TW}}</ref>,同年曾擔任「雲嘉南就業服務中心」輔導委員、[[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研商推動臺北市亞太創業中心」委員、[[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臺北市科技產業設計創新計畫審查會議」委員、[[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會議」委員。 2015年1月至10月期間受借調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政務次長。<ref>{{Cite news|url=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51814|title=邱復生女兒邱于芸 接文化部政次 - 焦點 - 自由時報電子報|accessdate=2018-06-28}}</ref>同年曾擔任[[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輔導講師、文化部「圓夢計畫」評審委員。 2018年6月20日由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通過聘任出任總經理。<ref>{{Cite news|url=https://udn.com/news/story/7241/3209326|title=邱于芸接台開總座 開啟父女共治時代 {{!}} 產業綜合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last=聯合新聞網|newspaper=聯合新聞網|accessdate=2018-06-28}}</ref> == 專案執行及策展經歷 == === 產學合作計畫執行經歷 === * 2014.01-2015.01 主持執行《[[中華民國文化部|教育部]]103年度 強化人文藝術及社會科學基礎應用人才培育中程計畫 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及專長培育計畫 (B 類:實務應用實作課程) 》 * 2014.7-2014.10 主持執行《[http://tienmou-ri3521.org.tw/ 天母扶輪社]產學合作計畫:臺北文學地圖-圓山光影,更迭的兩個太陽》 * 2013.10-2014.01 與[[台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李南海教授共同主持執行《[http://tienmou-ri3521.org.tw/ 天母扶輪社]產學合作計畫:臺北文學 地圖-陸橋、光碟、舊書攤》 * 2014.01-2014.12 主持執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103 年度教學卓越計畫:薪傳計畫」 》 * 2014.01-2014.12 主持執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典範計畫:臺北文學地圖-新生南路文化地景及期待重現歷史之軌跡》 * 2013.01-2013.12 主持執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102 年度教學卓越計畫:薪傳計畫」 》 * 2014.01-2014.12 與[[台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鳳儀教授共同主持執行《臺灣共同工作空間之發展模式與區域創意生態績效之分析》 === 策展經歷 === * 2012年12月 字得其樂:字立字強,[[築空間|築空間 ARKI GALÉRIA]] ,[[聯合報系]]/ [[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土地開發]],台北 * 2013年12月 字得其樂:字商 101,[[築空間|築空間 ARKI GALÉRIA]] ,[[聯合報系]]/ [[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土地開發]],台北 * 2014年12月 字得其樂:字戀狂的交響詩 ,[[築空間 ARKI GALÉRIA]] ,[[聯合報系]]/ [[台灣土地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土地開發]],台北 == 研討會論文發表 == * 《神與物遊–沈從文的物質文化史書寫中的美學基礎》,倫敦亞非學院,英國東南部地區中國文學學術演討會,2008.05。 * 《中國文人美學視野下的《邊城》研究》,邊城文學,湖南省花峘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2010.09。 * 《重新思考寫實主義》,湖南省花峘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2011.11。 * 《無中生有:建構一個以人為本的創意城鄉敘事學》,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創造力中心,2011.12。 * 《傳奇與認同-刻板印象或故事原型在城鄉品牌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創造力中心,2012.12。 * 《創意經濟的本質》,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兩岸文創政策高階論壇,2013.12。 * 《以數位社群觀點探討媒體產業之創新》,2014 創意產業與文化經濟學術會議(ICCICE2014) ,2014.03。 * 《共同工作空間發展為區域創意生態平台之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創造力中心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研討會,2014.04。 * 《論臺灣文創教育的科技斷層-以大學文創課程配置現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創造力中心創新研究國際研討會,2014.11。 == 出版著作 == * {{Cite book|title=故事與故鄉:創意城鄉的十二個原型|last=邱于芸|first=|publisher=[[遠流出版公司]]|year=2013|isbn=9789573271185|location=台灣|pages=}} * {{Cite book|title=另一種自由的追求:沈從文美學研究|last=邱于芸|first=|publisher=[[麥田出版]]|year=2014|isbn=9789863440543|location=台灣|pages=}} * {{Cite book|title=用故事改變世界: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last=邱于芸|first=|publisher=[[遠流出版公司]]|year=2014|isbn=9789573273769|location=|pages=}} * {{Cite book|title=創業家的英雄之旅:以人為本的創新創業管理|last=邱于芸|first=|publisher=[[遠流出版公司]]|year=2015|isbn=9789573275503|location=台灣|pages=}}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台北人]] [[Category:邱姓|Y于]] [[Category:劍橋大學校友]] [[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教授]] [[Category: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教授]] [[Category:中華民國文化部次長]]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B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Expan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Infobox officeholde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NoteTA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邱于芸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