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林柏榕 的原始碼
←
林柏榕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_officeholder | name = 林柏榕 | image name = | order =[[File:Flag of Taichung City.svg|25px]][[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第10任[[臺中市市長|市長]] | term_start = 1997年7月29日 | term_end = 1997年12月20日 | predecessor = [[林學正]](代理) | successor = [[張溫鷹]] | order2 = [[File:Flag of Taichung City.svg|25px]][[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第10任[[臺中市市長|市長]] | term_start2 = 1996年4月3日 | term_end2 = 1996年6月3日 | predecessor2 = [[陳正雄 (政治人物)|陳正雄]](代理) | successor2 = [[林學正]](代理) | order3 =[[File:Flag of Taichung City.svg|25px]][[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第10任[[臺中市市長|市長]] | term_start3 = 1989年12月20日 | term_end3 = 1995年10月4日 | predecessor3 = [[黃鏡峰]](代理) | successor3 = [[陳正雄 (政治人物)|陳正雄]](代理) | order4 =[[File:Flag of Taichung City.svg|25px]][[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第8任[[臺中市市長|市長]] | term_start4 = 1981年12月20日 | term_end4 = 1985年7月20日 | predecessor4 = [[曾文坡]] | successor4 = [[張子源]] | width = | now = | period = | sex = 男 | nationality = {{JPN-EMP}}(1936年–1945年)<br>{{ROC}}(1945年至今) | Native place = [[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 | date of birth ={{birth date and age|1936|11|18}} | place of birth = {{TWN-JPN}}[[臺中州]] | party = {{Kmt}} | spouse = 林郭月琴 | educate = *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臺灣省立臺中第一中學]]畢業 *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文學學士 * [[美國]][[哈佛大學]]進修 | past = * [[臺中一中]]英文教師 * 私立[[中山醫學院]]副教授 * [[台中文山社區大學]]校長 * [[臺中市私立立人高級中學]]創辦人與首任校長 * [[File:Flag of Taichung City.svg|25px]][[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第9屆[[臺中市市長|市長]]<br><span style="color: blue;">(1981年12月20日-1985年12月19日)</span> * [[File:Flag of Taichung City.svg|25px]][[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第11屆[[臺中市市長|市長]]<br><span style="color: blue;">(1989年12月20日-1993年12月19日)</span> * [[File:Flag of Taichung City.svg|25px]][[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第12屆[[臺中市市長|市長]]<br><span style="color: blue;">(1993年12月20日-1997年12月19日</span><br><span style="color: blue;">(1996年4月3日-1996年6月3日停職)</span><br><span style="color: blue;"></span> * [[台灣省]][[臺灣省政府|政府]]省政委員 * [[台灣省諮議會]]諮議長<br><span style="color: blue;">(1998年12月21日-2000年5月20日)</span> *2008年-2016年 擔任總統府資政 * [[中國青年救國團]][[台中市]]團委會主任委員 * 台中市生命線協會理事長<ref name="林市長">[http://foundations.olc.tw/directors/index/%e6%9e%97%e6%9f%8f%e6%a6%95 林柏榕的社團/財團法人資料檢索]</ref> *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弘道志工協會理事長<ref name="林市長" /> * 財團法人臺灣省台中林氏宗廟董事長<ref name="林市長" /> * 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常務董事<ref name="林市長" /> * 台中市家庭扶助中心扶幼主任委員<ref name="林市長" /> * 財團法人台中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ref name="林市長" /> * 財團法人台中市佑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f name="林市長" />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董事長<ref name="林市長" /> | work = *羅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t)詩裏的社會保守主義思想(英文著作) *一位平凡的園丁 *中美關係及海峽兩岸的展望 }} '''林柏榕'''{{BD|1936年|11月18日|catIdx=Lin林}}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歷任[[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第九屆與第十一 、十二屆市長。歷任期間累計11年餘,為[[臺中市 (省轄市)|省轄市]]實施地方自治時期(1951年-2010年)任期最長<ref>臺中市第九屆市長任期4年(1981年至1985年),第十一 、十二屆市長任期8年(1989年至1997年),兩度市長任期合計12年,為[[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市省轄市時期]](1945年10月-2010年12月)任期最長。參見 [[臺中市市長#省轄市時期|臺中市市長]]</ref>的[[臺中市市長#省轄市時期|臺中市市長]]。 <!-- 編輯註:有關誰的任期長短的問題,請改於另外一個專屬條目編輯:[[臺中市市長]] --> == 早年生平 == 林柏榕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71年創辦[[臺中市私立立人高級中學|私立立人中學]],並出任校長。由於立人中學位於臺中市近郊[[大里鄉]],林柏榕又住在臺中市東區。因此林柏榕以土生土長臺中人的身分展開社交,積極主動參與[[獅子會]]、[[同濟會]]、[[扶輪社]]等社團。認識了時任社會局長的[[邱家洪]]。{{r|暗|page=8}}由於林柏榕的勤快熱心,以及深厚[[英文]]底子,加上林柏榕時常自願擔任社團義工性質的工作,使得各社團樂於請他相助接待外賓。{{r|暗|page=9-10}} 1979年8月31日,臺中市與[[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祖筍市]]簽訂姊妹市。林柏榕在邱家洪推薦下出任市長[[曾文坡]]的英語口譯。結盟當天,林柏榕經過精心打扮以深藍色[[西裝]],配上紅點鮮豔的[[領帶]],以及經過修飾的抹油短髮出席,與神情嚴肅的曾文坡相比,表情神采飛揚的林柏榕引起美方貴賓的矚目。雙方在語譯過程中,林柏榕有時會脫離曾文坡的本意,以[[英語]]自行添加他對市政建設的理念和未來的展望,雖然引起部分在場懂英語的人士對其有「喧賓奪主」之感,然而在市長曾文坡不在意之下仍順利完成儀式。而林柏榕則藉此收到外界矚目的效果。{{r|暗|page=6}} 1981年,隨著曾文坡的任期接近尾聲,[[國民黨]]內不少人選紛紛浮上檯面爭取下屆市長。此時最受政壇矚目的為市府主任秘書[[賴大農]],此外雙十國中校長[[張廖貴洋]]、律師[[張子源]]也積極爭取提名。然而由於張子源的高調,引起賴大農及張廖貴洋的極力反彈,展開纏鬥。{{r|暗|page=72-73}}林柏榕此時保持謙恭親和,降低其他競爭者對其的注意。結果林柏榕異軍突起獲得國民黨提名角逐[[198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臺中市|第九屆市長選舉]]。{{r|暗|page=79}}結果在曾文坡輕視下,以及同為黨外勢力的[[劉文雄 (臺中市)|劉文雄]]加入戰局瓜分曾文坡票源。使林柏榕獲得奧援,收集到曾文坡上[[舞廳]]跳舞的資料予以打擊、抹黑(事實上曾文坡雖喜歡上舞廳跳舞,但從未過夜)。{{r|暗|page=82-83}}最終地方勢力紛紛押注林柏榕,在國民黨支持下,以137,174票擊敗曾文坡的六萬餘票,當選市長。 == 臺中市長任期 == === 第一任市長時期(1981-1985) === 1981年12月20日,林柏榕就任臺中市第九屆市長。執政之初,林柏榕亦有改革新意,提出「百人市政顧問」,意圖聘請社會各界市政學者專家集思廣益,推動市政。然而在聘書都印好的時期,卻引起反對聲音批評市政執行本是市長級單位主管,並且市政顧問不符市政府組織規程。使林柏榕進退維谷,最後喊停。導致在七十一年(1982年)五月的市議會第十屆第一次大會上,引起議員質詢沒有堅持的毅力。{{r|暗|page=91-93}}其次在創辦「大漢學園」事件中,林柏榕在就任之前提出創辦「大漢學園」,計劃尋找適當土地,廣邀各私校集中設校,建立美麗的「大漢學園都市」彼此照應。此構想見報後,為此曾獲得行政院長[[俞國華]]召見嘉許。林柏榕就任市長後,私立[[逢甲大學]]等院校也分別找他,表示願意支持「大漢學園都市」的構想。一開始林柏榕與各私校前往[[大肚山]]尋覓校址,卻發現該地離市區太遠,做為每日萬名學生進出的大專院校似乎不切實際。於是林柏榕提出大坑一百零八公頃保育林地,結果在實地勘查後,發現該地大都是陡峭坡地,適合建校地僅十餘公頃,只可容納一校,談不上建立學園區。讓興致勃勃而來的學校敗興而歸。在市議會第十屆第一次大會上,王素瑞等議員對此事嚴正質詢,批評林柏榕愚弄教育界。引起林柏榕一時語塞,坦承大漢學園的想法過於草率,「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r|暗|page=93-94}} 在地方預算問題上,林柏榕在編列七十二年度預算之前,宣稱要解決地方實際問題,特別舉辦各區建設座談會,此舉原本頗受地方代表歡迎,並踴躍發言。然而在市政府各單位籍議會審議階段,卻因各單位本位意見而導致地方的要求遭到擱置。在市議會第十屆第一次大會中,此問題亦成為各區議員攻擊林柏榕對其建議未有重視,批評林柏榕未能控制市府單位,議員李玉花更批評及建議林柏榕應減少不必要應酬,多用時間在市政建設。{{r|暗|page=95-96}} 在第四期市地重劃方面,因為面積達四百餘公頃,工程浩大。為此導致力主建設的曾文坡在連任時遭抹黑落選。林柏榕上任後,將相關問題視為「曾文坡的」,當作爛攤自認錯不在己。對於通盤檢討案則要求省政府退回由他重新檢討,引起土地所有人反感。在群起而攻的困窘下,林柏榕也知難而退,禁口不談重新檢討之事,種下林氏馬前失蹄的敗因。{{r|暗|page=111-112}}七十三年(1984年)11月,市議會第十屆第六次大會,林柏榕表態爭取市長連任,受到部分議員支持。然而市地重劃通盤檢討案也受到部分議員警告,要求處理。{{r|暗|page=113-114}}由於市地重劃通盤檢討案為林柏榕與曾文坡競選時用來打擊曾氏的議題,如今輪到執政的林柏榕受到檢視,造成連任的困境。此時在新聞事件上,施工中的中山堂看台工程及中興網球場新建工程先後坍塌,也使市府遭到抨擊。雖然營繕工程的紕漏非市府過失,然而這兩項工程的承包商都是強勢的政商人物,使得市府在善後處理上困難重重。{{r|暗|page=114-115}} 在黨政關係上,最支持林柏榕的市黨部主委[[張正中]]已於1982年6月被調走,由傅忠雄接任黨部主委。對此林柏榕在國民黨市黨部的遷移上,提供第五期重劃區的土地給國民黨黨部新建辦公大樓,並編列二千萬元經費補助國民黨市黨部「喬遷」,顯示其用心良苦。{{r|暗|page=119}}然而國民黨內已有結束英倫進修的[[張子源]],悄然返回臺中,以收斂沉穩佈署,並主動參與基層社團的活動。{{r|暗|page=118-119}}在國民黨高層中,張子源有[[臺灣省主席]][[李登輝]]的師生之情。李登輝出任省主席後,聘張子源出任省府顧問,負責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功能的調查研究。這份在外界看來枯燥冷門的差事,成為張子源打著研究基層調解制度的旗號,接觸地方勢力的正當理由。{{r|暗|page=118}}為了爭取[[國民黨]]提名,張子源亦拜託曾任國民黨黨工的[[邱家洪]]為其撰寫有假分析的「選情報告」。{{r|打|page=292-294}}而在臺中的林柏榕仍在親信包圍下,以為自己將能通過國民黨提名。{{r|暗|page=135-136}}在張子源獲得臺北「層峰」支持下,終於使國民黨在[[1985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臺中市|第十屆臺中市長選舉]]中決定提名張子源,捨棄了林柏榕。 === 在野時期(1985-1989) === 爭取連任失敗的林柏榕在野後勤走基層,然而透露東山再起的意圖後卻遭到冷淡待遇。{{r|暗|page=232}}為此林柏榕一度借助[[民進黨]]的奧援,也結交民進黨的政治精英,與其眉來眼去。甚至出現過在建設局長賴炳燦的宴客上,林柏榕與同時受邀的張子源冷眼相對,一度不肯接受張子源的舉杯相敬,在劉清庚打圓場下才態度緩和。反而是民進黨的市議員[[王世勛 (臺灣)|王世勛]]赴宴後,林柏榕與王世勛有說有笑。張子源在頗感無趣後提早告辭,而王世勛見狀對林柏榕「脫黨」競選的慫恿。{{r|暗|page=233}} 在市政議題上,林柏榕亦不時針對張子源的市政措施,發表他行家見解。使得新聞時常出現內幕報導,使張子源頭痛不已。{{r|暗|page=234}}隨著張子源炒地皮的風波掀起後,林柏榕為避嫌而隔岸觀火,但私下已暗中準備。{{r|暗|page=235}}在張子源形象受質疑的時期,國民黨內亦有[[林平原]]及省議員[[廖榮祺]]、立委[[洪昭男]]爭取下屆市長職位。{{r|暗|page=241}}林柏榕則擺出如國民黨捨棄他,還有民進黨的路可走的姿態。{{r|暗|page=245}}1989年6月15日,國民黨內提名登記截止。廖榮祺放棄登記,然而亦有洪昭男爭取提名。6月18日,國民黨組工會主任[[關中 (中華民國)|關中]]要求張子源撤銷市長登記,並召來議長林仁德勸退張子源。{{r|暗|page=254}}支持張子源的[[張晉相]]也遭到去職,被視為衝著張子源。<ref>〈避免主委異動造成中市初選反彈 國民黨釜底抽薪勸退張子源〉,《中國時報》二版,1989年7月18日。</ref>最終在關中介入下,張子源於1989年7月16日轉任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放棄市長連任。<ref>〈張子源請辭台中市長獲准 省府指派黃鏡峯代理市長〉,《中國時報》二版,1989年7月18日。</ref>{{r|暗|page=266}} 1989年7月23日,國民黨舉行第十一屆臺中市長選舉黨員初選,有林柏榕、洪昭男及林平原三人角逐代表。結果林柏榕以11,742票擊敗林平原5,117票,以及被視為國民黨「規劃人選」的洪昭男(10,756票)。<ref>〈七縣市初選奔出七匹黑馬〉,《中國時報》四版,1989年7月24日。</ref>洪昭男在選前就獲得國民黨黨務系統、行政系統乃至軍方輔選,仍以一千票些微差距敗給林柏榕。<ref>〈林柏榕黑馬出現、許榮淑實力堅強〉,《中國時報》四版,1989年7月24日。</ref>國民黨最終只好於1989年8月16日提名林柏榕角逐[[1989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臺中市|第十一屆臺中市長選舉]]。年底選舉結果林柏榕以二十萬票擊敗民進黨[[許榮淑]]的十三萬票,林柏榕得以重任市長一職。 === 第二任市長時期(1989-1997) === 1989年12月20日,林柏榕就任第十一屆市長。比起第九屆市長時期,林柏榕在本屆任內被視為顯得不願做得罪人的事。例如建國路的拓寬,原本都市計畫寬度三十八公尺,但在拆遷戶抗議下,最終只拓寬二十五公尺。{{r|暗|page=322-324}}並且大力推動開闢道路,爭取市民支持。引起促進各區域發展的支持及預算編列浮濫、發包手續由親信控制的負面聲音。{{r|暗|page=327-328}} 林柏榕在地方廣結善緣也引起國民黨內部分人士反彈,1993年初先是有市議員[[林永安]]爭取第十二屆市長提名。{{r|暗|page=355}}亦有市農會總幹事[[宋洪光]]、國民黨生產事業黨部書記長林平原爭取提名。{{r|暗|page=359-361}}當中以前市長張子源之妻[[許幸惠]]聲勢最大,甚至於9月17日偕同其夫張子源在[[南屯區]]的[[萬和宮 (台中市)|萬和宮]],向媽祖宣示誓死競選到底,如有違背誓言願受神譴,表達決心。{{r|暗|page=390}}唯最終在國民黨黨主席身兼總統的李登輝介入下,李登輝與立法院長[[劉松藩]]、中央黨部秘書長[[許水德]]、張子源夫婦再到南屯萬和宮舉香報備,退出選舉;林柏榕則以到許幸惠競選總部當眾道歉作收。{{r|暗|page=421-422}}最後代表國民黨競選連任的林柏榕,在年底的[[1993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臺中市|第十二屆臺中市長選舉]]中,以十九萬票擊敗民進黨提名的[[林俊義]]的十三萬票,當選連任。 1993年12月,林柏榕三度走馬上任,締造臺中市長的新紀錄。在1994年第一屆臺灣省長選舉國民黨黨內初選中,林柏榕與十四全和省代表前往省黨部投票,當眾表態支持[[宋楚瑜]],並表示決定競選第二屆省長,表示那時宋楚瑜已出任[[行政院長]],其他人的條件沒一個比上他。{{r|暗|page=444}} 1995年2月15日,臺中[[衛爾康餐廳大火|衛爾康西餐廳發生大火]],造成64人葬身火場,11人輕重傷。林柏榕的後續應對一時受到質疑。遭到[[監察院]]彈劾,休職半年。 林柏榕任內一手推動了第五期市地重劃,為臺中市內日後土地重新劃分的工作打下了基礎;對台中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有不少貢獻,例如設置[[台灣]]第一座文化中心、任內興建了[[東南亞]]最大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及[[臺灣省立美術館]](今[[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建立,讓台中充滿了更多文化城的氣息。市長任內開闢了兩百多座公園與兩百多條道路,讓台中市一躍而成為台灣最為現代化的都市之一。第二任市長任內,又完成了第八期重劃區的檢討。<ref>[http://www.99ch.com.tw/info-detail.asp?doc_id=5818 影響台中市發展的台中市長]</ref>{{fact|但是也拆除了[[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台中公會堂(今自由路立體停車場)。}} == 政治立場 == 根據林柏榕先生的回憶,早年接受[[日本]]教育的他,曾經在日軍佔領[[菲律賓]]期間,一同參與過慶祝打敗[[麥克阿瑟]]的活動;2005年[[高金素梅]]前往日本[[靖國神社]],意圖移出[[高砂義勇隊]]的靈位時,林柏榕對此作出了批判,認為高金素梅沒有站在[[日治時期]]時空環境下思考當時[[台灣人]]所處的地位;強制將[[台灣原住民]]靈魂移出神社,不但無法辦到,也非先人所願,所以建議以招魂的方式將台灣人的靈魂迎回台灣<ref>[http://m.ltn.com.tw/news/focus/paper/23271]</ref>。身為國民黨黨員的林柏榕,曾經於2004年[[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總統大選]]出任[[連戰|連]][[宋楚瑜|宋]]競選總部總幹事;自從[[胡志強]]市長於2005年訪問[[北京]]之後,以及[[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對[[廈門]]進行訪問之後,林柏榕也開始積極推動台中市與大陸的交流活動;2006年以台中世貿中心董事長的身分邀請[[福建]]廠商到台灣參與破冰之旅的展覽。 == 近年活動 == * 2007年7月20日,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基金會董事長林柏榕和執行長[[王明仁]]到[[外蒙古]]參訪。目的是捐贈蒙古包及協助建立供水站、在蒙古成立第一個境外服務據點「臺灣家扶村」,嘉惠五千名蒙古人。 * 2014年[[林佳龍]]當選市長後不久,即拜會林柏榕聽取市政經驗,也向林柏榕請教台中市民最關切的交通問題。在拜會中林佳龍像個學生般仔細傾聽,不時拿筆做筆記、問問題,並送給老市長自己做的「佳龍帶你遊台中」,林柏榕則拿出自己珍藏的新市政中心設計原圖書送給新任市長林佳龍,還在書上簽名留字。並表示他只保留五本原始設計圖,其中一本送給現任[[胡志強]],現在也把另一本送給林佳龍,希望「同宗的」可以將「林市長」經驗繼續傳承,帶領台中市民邁向更幸福的未來。<ref>[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41218/526367/ 林佳龍請益之旅 今拜會林柏榕],《蘋果日報》,2014年12月18日。</ref> == 評價與其他 == * [[曾文坡]]在市長任內籌備姊妹市結盟典禮時,透過邱家洪推薦任用[[英語]]流利的林柏榕為譯員,使林柏榕嶄露檯面。然而林柏榕在活動中的高調也顯露出他的未來政治抱負,一度引起曾文坡的親信警告「林柏榕善於偽裝,他的企圖和見風轉舵,在親和隨緣的面具下,深藏不露」。不過曾文坡卻表示「人各有志,我們不可因私害人」。對此邱家洪評論以謙恭滲透人心固然是林柏榕的成功訣竅,但曾文坡無私的胸襟與氣度,以及其過度的自信,也是林柏榕不致「見光死」或中途夭逝的原因。{{r|暗|page=11-12}} * 張子源出任臺中市長後,任內推行將[[黑板樹]]列為市樹,造成黑板樹以外來種身分大量種植於臺中市。<ref>[http://ndaip.sinica.edu.tw/content.jsp?option_id=2442&index_info_id=681 黑板樹--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ref>然而由於黑板樹枝幹與其他喬木相比相較鬆散,每次[[颱風]]豪雨過後,所造成的殘枝敗葉往往造成市區街面清潔不易,甚至倒下的主幹壓壞汽車及壓傷行人,影響臺中市甚鉅。外界傳聞張子源推行黑板樹為市樹是由於張氏不喜歡臺中市市樹有[[柏樹]]、[[榕樹]]含有其政治對手林柏榕名字在其中的緣故。 == 著作 == * [[羅伯特·佛洛斯特|羅勃佛洛斯特]](Robert Frost)詩裏的社會保守主義思想(英文著作) * 一位平凡的園丁 * 中美關係及海峽兩岸的展望 *我的學思歷程 *我的學思歷程II == 參見 == *[[林佳龍]]<ref>[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412180262-1.aspx 林佳龍:市府原宣示重大建設重新檢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 發稿時間:2014/12/18 16:18</ref><ref>[http://www.epochtimes.com.tw/n112114 林佳龍登門請益 林柏榕:先活化土地]大紀元電子日報/2014年12月19日/記者黃玉燕 - 台中報導</ref><ref>[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40229 可能不做? 林佳龍:全面檢討重大建設]自由電子報記者唐在馨/台中報導於2014-12-19 </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2|refs= <ref name="暗">{{cite book |title=《暗房政治-林柏榕幕僚長政壇回憶錄》|author=邱家洪 |publisher=日臻出版社 |isbn= 957-8882-19-X|date=1995年4月}}</ref> <ref name="打">{{cite book |title=《打造亮麗人生:邱家洪回憶錄》|author=邱家洪 |publisher=[[前衛出版社]] |isbn= 978-957-801-552-4|date=2007年9月}}</ref> }} == 外部連結 == * {{start box}} {{s-gov}}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File:Flag of Taichung City.svg|25px]][[台中市政府]]''' |- {{s-before|[[曾文坡]]}} {{s-title|[[台中市市長]]<br><small>第九屆<br>1981年12月20日 - 1985年12月20日}} {{s-after|[[張子源]]}} {{s-before|[[黃鏡峰]](代理)<br /><small>正任:'''[[張子源]]'''</small>}} {{s-title|[[台中市市長]] <br><small>第十一、十二屆<br>1989年12月20日 - 1995年10月4日}} {{s-after|[[陳正雄 (政治人物)|陳正雄]](代理)}} {{s-before|[[陳正雄 (政治人物)|陳正雄]](代理)}} {{s-title|[[台中市市長]] <br><small>第十二屆<br>(休職後回任)<br>1996年4月3日 - 1996年6月3日}} {{s-after|[[林學正]](代理)}} {{s-before|[[林學正]](代理)}} {{s-title|[[台中市市長]] <br><small>第十二屆<br>(停職後回任)<br>1997年7月29日 - 1997年12月20日}} {{s-after|[[張溫鷹]]}} {{end box}} {{臺中市市長}} {{DEFAULTSORT:Lin林}} [[Category: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Category:台灣省諮議員]] [[Category:臺灣省諮議長]] [[Category:臺灣省政府委員]] [[Category:中國國民黨黨員]] [[Category:臺灣高級中學教師]] [[Category:英語教師]] [[Category: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校友]] [[Category:國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校友]] [[Category:台中市人]] [[Category:林姓|B柏]]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B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End 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Fac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Infobox officeholde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S-after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S-befor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S-gov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S-title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Start 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臺中市市長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林柏榕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