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李幸長 的原始碼
←
李幸長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管理員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copyedit|time=2017-03-25T14:11:29+00:00}} '''李幸長'''({{bd|1952年|10月23日|}}),[[臺灣]][[臺南縣]]人,[[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士,現居[[新北市]][[永和區]],[[無黨籍]][[政治人物]],曾任計程車駕駛、建材行負責人、設計公司負責人、工地主任、[[臺北縣]][[板橋市]]新埔國民小學教師、[[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立法委員]]參選人、[[四海遊龍鍋貼專賣店]]董事長、[[明月聯盟]]創始人<ref> {{Cite book | author = 李幸長 | title = 訓練自己不要太仁慈 | location = 臺灣臺北 | publisher = 零極限 | date = 2015-03-07 | ISBN = 9789869122283 | language = zh-hant }} </ref>。 == 簡歷 == 1992年,李幸長參加[[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立法委員選舉]],僅獲得九千九百一十票而落選,因參選而背負債務新台幣七十多萬元,決定白天在學校教書、晚上在[[臺北縣]][[中和區|中和市]][[黃昏市場]]擺[[路邊攤]]賣[[鍋貼]],同時宣示退出[[無殼蝸牛運動]]<ref>{{Cite web|url=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tmm/M.855789194.D/M.872869045.A/M.930843686.A.html|author=陳雅雯|language=zh-tw|title=十年蝸牛路的成績單——專訪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理事長李幸長|publisher=《[[破週報]]》復刊第65期|date=1999-06-25|accessdate=2014-10-13}}</ref>。1993年,李幸長創辦[[四海遊龍鍋貼專賣店]],之後致力於從商。 2010年,[[四海遊龍鍋貼專賣店]]爆發股權糾紛,李幸長被趕出[[四海遊龍]]董事會。2014年,李幸長發表新書《訓練自己不要太仁慈》,揭露他與[[四海遊龍鍋貼專賣店]]共同創辦人[[陳武貂]]之間的糾紛。 2011年8月21日,李幸長宣布參選[[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副手為[[台灣主義黨]]副主席[[吳武明]]。2011年9月16日,李幸長與[[吳武明]]向[[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申請為[[總統]][[副總統]]被連署人,但未達到足夠的連署人數而失去參選資格。 2012年2月23日,李幸長創立[[明月聯盟]]。2018年7月19日,[[明月聯盟]]解散<ref>{{cite web |title=公告明月聯盟自107年7月19日解散 |url=https://party.moi.gov.tw/pgms/politics/home!newsDetail.action?id=ff80808164cb1fe40164f939e85600c2 |author=[[中華民國內政部]] |website=內政部政黨及全國性政治團體資訊網|date=2018-08-01|accessdate=2019-01-16}}</ref>。 2015年3月22日,李幸長宣布於[[新北市第九選舉區]]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11月11日,李幸長與[[台灣團結聯盟]]現任[[立法委員]][[周倪安]]整合民調,李幸長勝出<ref>[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03-22/58070 無殼蝸牛發起人李幸長選立委 對上林德福]</ref><ref>[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111/730526/ 民調整合輸李幸長 周倪安宣布「轉為平民」]</ref>;選舉結果,李幸長落選。 == 社會運動 == === 無殼蝸牛運動 === 1989年5月初,時任臺北縣板橋市新埔國民小學教師的李幸長與該校同事及一些朋友發起組織[[無殼蝸牛運動|「無住屋者救援會」]],原定只是想趁著暑假期間以自助助人的心情引起社會各階層及政府相關單位的關注,卻引起民眾廣大的迴響,成為台灣第一個以都市改革為取向的集體行動組織。 透過臺灣媒體的小幅報導,1989年6月中旬以後,開始有一批具都市計畫專業能力的學生、臺北縣永和市市民、及在臺北市石牌任教的國民小學教師加入。1989年6月底,無住屋者救援會改組為「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確立運動目標為團結民眾打擊房價、打擊房租,並且積極進行[[無殼蝸牛運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造勢行動號召群眾夜宿台北市忠孝東路。 1989年8月26日,無住屋者團結組織號召上萬人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夜宿,以抗議受到財團炒作而狂飆的房地產價格。1989年9月26日,無住屋者團結組織於台北市仁愛路[[國泰人壽]]總部進行三天夜宿露營活動,以抗議壽險業者炒作房地產。 === 巢運 === 1989年8月26日無殼蝸牛運動,近5萬人夜宿忠孝東路抗議高房價,政府當時承諾要解決,25年來居住問題劣化卻更嚴重,台灣淪為「炒房樂園」。為抗議高房價,公民團體決定繼承當初的理念,重新啟動新世代「巢運」,發言人彭揚凱表示,已有65個關心居住問題的公民團體,在無殼蝸牛運動25週年的今天共同發起「巢運」,號召民眾在10月4號一起上街,夜宿台北市仁愛路,繼承「無殼蝸牛運動」。 共同發起「巢運」的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指出,當年無殼蝸牛運動過後,政府曾口頭承諾會改革,但現雙北房價所得比已經高居世界第1及世界第3,可是財團及投機者卻說一坪250萬不貴,住宅議題原地打轉25年,令人失望。 當年無殼蝸牛社會運動發起人李幸長則說,過去台灣年輕人只要努力工作,約3到5年就能存到自備款買房,現在卻是存幾十年都無法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但有人可以坐擁53間房子,有人可以買賣房地產賺1億,只繳1%的稅;頂新魏家可以貸款99%買9戶帝寶;新光人壽可以囤地4年,大賺37億。 李幸長表示,要解決台灣高房價問題,必須實價課稅,也就是漲價的部分歸國家稅收所有,如此就不會有人炒作房地產,因為無利可圖。實價課稅並不是深奧的學問,在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中便已提倡「漲價歸公」,這是解決台灣住宅問題最根本的方法,但政府就是不做。<ref>[http://newnet.tw/Newsletter/News.aspx?Iinfo=4&iNumber=15326 25年後無殼蝸牛再進擊 "巢運"10月4日夜宿仁愛路]</ref> 2014年9月30日,李幸長說,1992年間,[[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王建煊]]為了遏阻房地產炒作,致力推動實價課徵[[土地增值稅]],結果被[[聯邦企業集團]]創辦人[[林榮三]]擁有的《[[自由時報]]》鬥爭<ref>{{Cite web|url=|author=《[[周刊王]]》資料室|language=zh-tw|title=王建煊慘遭《自由時報》凌遲那7天|publisher=《周刊王》第026期|date=2014-10-07|accessdate=2014-10-12}}</ref>;由此可見,林榮三是扼殺良法政策的[[劊子手]],也斷送台灣社會尋求土地和居住正義的一線生機,是台灣土地的[[吸血鬼]],卻還好意思喊「愛台灣」、「台灣優先」。《自由時報》回應,林榮三-{只}-針對國政方向與政策議題做指示,一向堅持媒體公器不得私用<ref>{{cite news|author=採訪中心|title=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黃益中:林榮三是台灣房地產最大吸血蟲|url=|accessdate=2014-10-12|newspaper=《周刊王》第025期|date=2014-09-30|language=zh-tw}}</ref>。 === 居住正義 === 為宣揚住宅正義的理念,2014年8月26日,李幸長於《[[台灣蘋果日報]]》發表投書〈年輕人,你為什麼不憤怒?〉,引起各界討論。對於現下年輕人為何不對高房價憤怒的原因,李幸長認為「當一個問題已經不能解決的時候,就不是問題了。」現今的房價早已高到讓薪水停留在16年前的年輕人絕望,「這不能怪年輕人,社會沒給他們希望,存錢要做什麼?」李幸長無奈地說,高房價現象讓許多年輕人成為[[靠爸族]],沒爸可靠的年輕人則是完全看不到未來。<ref>[http://www.storm.mg/article/36462 年輕人你為什麼不憤怒? 李幸長:憤怒讓我破繭而出]</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2}} [[Category:臺灣土地與居住正義運動者]] [[Category:台灣教師]] [[Category:台灣企業家]] [[Category:台北市榮譽市民]] [[Category: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 [[Category:台南市人]] [[Category:李姓]]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Bd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Copyedit
(
檢視原始碼
)
模板: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李幸長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MediaWiki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